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71)是非成败转头空
    朝廷轮番上演父子相残,血腥权斗如一场无尽的戏。然而从前的公主府,如今的晋王府却仿若一方净土,院落深深,槐影婆娑,唯有风筝线在天光下牵扯着无忧的童趣。
    周晏自幼便喜爱放风筝,尤其是那些绘满了山水草木的鸢纸,飞在高天之上,好似要掠过长空,追逐云影。今日阳光正好,他早早牵了线绳在庭院中奔跑,笑声像春燕的呢喃,绕梁不散。相思坐在廊下翻阅书卷,目光时而掠过字页,时而落在孩童身上,眉眼中尽是温柔。
    “娘亲!我要到外头玩儿去!”周晏一边放风筝,一边扯着嗓子嚷嚷。
    话音未落,忽然有个细微的声响自枝桠间传来,像是风拂过叶梢,又似什么东西撞上了树枝。相思抬眸望去,透过翠叶,依稀瞥见一道小小的竹影悬于枝头,随着微风轻轻晃动。
    “娘亲!好像是一只竹蜻蜓!”周晏眼尖,也瞧见了那小物什,眼中兴致更盛。他急急将线绳交给一旁的下人,兴奋得像个撒了欢儿的猫崽:“我上去拿!”
    “当心!”连珠不由轻唤一声,满是担忧。
    可周晏早就手脚利索地爬上了树,动作熟练得像是攀岩的猿猴。周述自小便由着他胡闹,教他习武练身,养得这孩子骨骼灵活,身子轻盈。
    相思也有些紧张,却看着周晏稳稳当当地从树杈间探出手,拿下了那只已经褪了色的竹蜻蜓,还兴冲冲地在树上朝她晃了晃,笑声清脆:“娘亲,你看!”
    正当相思含笑点头之时,忽听一道怯怯的声音自院墙边传来。
    “我可以用竹蜻蜓,换你的风筝吗?”
    相思循声望去,见那青苔覆满的高墙边,伏着一个清秀的小男孩儿。他扒在墙头,像一只费力攀爬的猫儿,露出半张面孔。
    “你是谁家的孩子?快下来,小心摔着。”相思微笑着招呼。
    几乎是同时,盛宁身影一闪,已然飞上墙头,将那孩子抱了下来,稳稳放在地上。
    小男孩儿落地之后才意识到自己身处完全陌生的环境,神色怯怯,脚步不自觉地往后退,目光在几人身上来回扫视,像只误闯兽圈的鹿崽子。
    “别怕。”相思柔声道,目光含着暖意,“那只竹蜻蜓是你的吗?”
    小男孩儿点了点头,小手攥得紧紧的。
    周晏轻巧地从树上跃下,将竹蜻蜓递过去时,还不忘把另外一只风筝一并塞给他,眉眼里满是天真与大方:“你喜欢就拿去玩儿吧。”
    小男孩儿睁大了眼睛,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怔怔地捧着那风筝,手指微微发抖:“我从来没见过这么漂亮的风筝……谢谢你。”
    “你叫什么名字?家住哪里?怎么就一个人跑到这里来了?”相思语气温柔平和。
    小男孩儿怯生生地抿了抿唇,像是做错事一般,脆生生地答道:“我叫周缇。我是偷跑出来玩的,看到这里的风筝好看,就想来看看。结果玩着玩着,不小心把竹蜻蜓扔上去了。”
    此言一出,连珠与盛宁对视一眼,彼此眼中皆露出惊诧与谨慎。
    相思眸中笑意不改:“你偷偷跑出来,你娘定然要担心的。要不姨姨让人送你回去,好不好?”
    “不用不用!”周晏忽然插嘴,拍着胸脯自告奋勇,“我送弟弟回去!”
    相思轻笑,摇了摇头:“他是哥哥呢。”
    “他也姓周,像是翎哥哥那样吗?”周晏眨着乌亮的眼睛,满脸好奇与期待。
    “嗯。”相思点了点头。
    周晏闻言更是高兴。周翎如今已被封为靖阳侯,常年在外征战,除了神明一般对自己极好的父亲周述,周晏最崇拜的便是这位大哥。如今好不容易遇见一个年岁相仿的玩伴,便兴致勃勃地想要拉着他玩。
    可那名为周缇的男孩儿却只是低着头,垂在身侧的手指不断地搅弄衣角,像是在犹豫,又像是在挣扎。
    良久,才有细若蚊鸣的声音从他唇间逸出:“娘、娘打我。我不敢回去。”
    相思这才瞧见周缇露出的后颈处有一道淡青淤痕,在雪肤上蜿蜒如毒蛇吐信。
    相思未曾想到,再次见到关长滟时,她已是病入膏肓。眼前这宅子,原以为会富丽堂皇,近前一瞧,却尽显破败与荒凉。
    院落空荡,枯草肆意疯长,雕梁画栋已蒙上厚重的尘垢,似乎这府邸早已被遗忘在岁月的角落。母子二人就像被丢弃在这座废园里,所有物件都旧得发灰,算不得半点华贵。下人稀少,看起来也是极为不尽心。连珠带着几个小丫鬟匆匆清理屋舍,而床上的长滟,形如枯槁,蓬乱的发丝犹如干枯的野草纠结成团,衣衫肮脏破旧,不知有多久未曾更换。
    她时而清醒,时而疯癫,嘴里不断絮叨,忽而厉声求饶“大人饶命”,忽而低声呜咽,反复念叨着“娘亲”。一会儿又哭得泪流满面,声嘶力竭。
    相思看得心酸,急忙请大夫来诊治。大夫为长滟把脉后,只是摇头叹息:“病根在心,气郁成疾,纵有良药,亦无力回天。”
    相思皱眉,低声问盛宁:“关家的人,怎不来看看她?”
    盛宁愣了一下,低声回道:“公主不知?关老爷子和夫人早已去世,关家……也被王爷抄了。”
    相思心中一震,不知何时发生的变故。她凝眸片刻,吩咐盛宁:“快去叫王爷过来。”
    周述很快纵马而至,听说是相思找他心中很高兴,行至半路又听闻是要去长滟那里,一进屋,见到长滟那副疯疯癫癫的模样,他眼中闪过一丝不耐,坐在一旁,一言不发。
    长滟眼见周述,陡然间像见了鬼,瑟缩着退到床角,十指在锦被上抓出团团败絮,眼神满是恐惧,喃喃道:“不要过来……不要杀我……我不是故意的……”
    相思见状,走到周述身边,轻声道:“她已时日无多,陪她说说话吧。”
    周述只是淡淡瞥了一眼,眉头微皱,语气冷漠:“生死有命,不必强求。”话毕,他转身离去,脚步沉稳,毫无顾忌。
    叁日后,长滟病逝,府中无人为她落泪,仿佛这名不被承认的妾室,早在周述权势稳固被默认是太子时,便如一缕轻烟消散在风中。
    而幼小的周缇,被记名在秦王周遇名下。相思心中不忍,见孩子孤苦,便将他带回身边抚养,视如己出。周述虽有微词,但是看着相思执意为此,他哪里能拒绝。
    小周缇初时仍有些胆怯,尤其是在夜深人静之际,常常蜷缩在角落,眼神空洞。相思待他如亲子,耐心温柔地哄他入睡,连珠和周晏也陪伴左右。渐渐地,孩子开始露出笑容,依恋地偎在相思怀里,像是一只终于找到温暖巢穴的小兽。
    德宣五年初春,寒意未退,春光料峭。
    周恭简与沉孟姜双双病倒,周述奉旨入宫侍疾,太极殿内,天光暗淡,烛火摇曳,影影绰绰中只见帝王形容枯槁,双目凹陷,气若游丝。周述日夜守在榻前,然不过短短两日,便传来噩耗——周恭简崩逝于太极殿,终七十五岁。
    遗诏昭告天下,传位于周述。周述顺利登基称帝,改元永安,是为永安元年。此时,他已年四十,相思亦已叁十。
    登基大典后,周述册封相思为皇后,居住琼华宫,琼华宫修缮得也极为华丽,养子周晏为宁王。至于周缇,虽被养在膝下,却仅封为信阳侯。
    可惜相思近来身体日渐孱弱,未曾迁出府邸,册封典礼也从未真正举行。
    永安元年六月,烈日灼灼,宫中却是阴云密布。
    周述御前发难,指责宋王周迎秽乱宫闱,借酒行狂狎之事;蓄养恶奴,强掳良家女致其父血书撞死午门;更有甚者,私制逾制器物,马鞍之上暗绣五爪龙纹,僭越无度。更查出周迎府中院内桃树,竟是于先帝忌日所植,树影枝叶交织,花蕊仰指紫宸殿方向,是以木气成兵——此为“借木讽君”,大不敬之罪,堪称谋逆!
    几番罪状迭加,已无回旋余地。周述一纸诏书赐死周迎。
    风暴远未平息。
    周述又直指秦王周遇,宣称其私自豢养方术之士,暗中观测天象,以图谋不轨。从府中搜出的预言图谶与妖邪法器,成为他“大不敬”的铁证。仅凭这几样物件,周述便下旨一瓶毒酒赐死周遇。
    两日之间,二位亲王先后惨死。京城之中,风声鹤唳。太后也很快病故。
    周遇去世后第叁日清晨,太庙前忽闻阵阵怒喝。周翎素服闯入太庙,面色铁青,手持御赐玉笏,当殿折断,碎玉如雪片洒落在石阶上。
    “先帝遗志,岂容亵渎!吾叔伯死得不明不白,今日便以此折笏,问一个公道!”他的声音如金石击响,激起群臣哗然。
    消息传至殿内,周述神色微冷:“御前狂悖,紊乱朝仪。”
    这一句话,便将周翎发配东北,永不回京,非诏不得归。
    民间传言如雪花般四散:
    “先帝是被气死的!”
    “本应传位于秦王周遇,可是那位谋划已久,才狠下毒手!”
    “先帝最偏爱的其实是早就去世的怀德文襄太子,皇帝自然忌惮其子靖阳侯。”
    相思自此一病不起,缠绵病榻整整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