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8章
    晴天一个霹雳,直接把林雨宁打懵了,会议结束了都不知道。
    “林雨宁,走啦,会开完了。”张海波提醒道。
    “哦,好的。”
    林雨宁迷迷瞪瞪的走出支行,在附近的公交车站等公交。
    唉,怎么办呀,我现在手上资金只有七万多,离财务自由还差的远呢。
    林雨宁唉声叹气的等着公交车。
    突然,一辆银灰色的保时捷停在她面前,潘砚舟拉下车窗,“愣着干嘛,上车,我送你回家。”
    “哦。”
    于是,林雨宁上车坐在副驾驶上,系好安全带。
    “你家在哪儿?”
    “我现在还住在学校里。”
    “哪所大学?”
    “宁波大学。”
    路上,为了不使气氛尴尬,林雨宁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
    车子一路平稳的开着,十五分钟不到,就抵达宁波大学的门口。
    这时候,潘砚舟拿出一个礼盒,“这个送给你。”
    “啊?”
    送给我?
    为什么呀?
    莫非是喜欢我,对我告白?
    不可否认,想到这,林雨宁内心有一丝喜悦。
    那我是答应呢还是答应呢?
    林雨宁,你要矜持一点,要稳住。
    她脑子里不停的胡思乱想。
    “是虞皇集团那笔贷款的谢礼,如果不是你告知,我这次还真有可能贷给他们集团。”
    潘砚舟把礼盒放在林雨宁怀里,“支行那里没法给你奖励,所以我私下买了一份礼物作为谢礼。”
    好吧,是她自作多情了。
    林雨宁的脸都烧起来了,还好现在是晚上,看不太清楚她的脸。
    “我没做什么,就是告诉你们一些小道消息。”
    “有时候消息才是最难获得的,就今天上午,虞皇集团资不抵债破产了,虞多多父子俩不见踪影。”
    “他俩可能跑国外去了。那个,潘行,谢谢你的礼物哈。”
    “是我该谢谢你,不然现在的我肯定焦头烂额。”
    原来上辈子潘砚舟没当成副行长是因为虞皇集团五亿贷款跑路了,五亿贷款这么大的数额成了坏账,就算他爸是总行行长也没法给他升职。
    林雨宁心安了,她的暴富机会还在。
    她解开安全带,“潘行,我先回去了,你路上注意安全。”
    “好。”
    潘砚舟看着林雨宁走进学校,才启动车子离开。
    第25章 浪琴手表
    回到寝室里,林雨宁打开礼盒。
    哇,是浪琴心月手表。
    小巧精致的表盘,金属表链,是职场女性必备的通勤手表。
    其实,林雨宁看中这款手表很久了,可惜太贵了,要一万多呢,她现在还舍不得买。
    没想到潘砚舟会送她心月手表。
    哈哈,太开心了。
    那她就祝潘砚舟副行长早日去掉副字,成为支行行长。
    当晚,林雨宁就带着浪琴心月手表和周公约会去了。
    ······
    四月的宁波微微下着小雨,路边的树叶已经绿意盎然了。
    林雨宁正撑着伞扫街,今天是她和孙菲雪负责天童北路的扫街任务,她俩拿着宣传单页一家店一家店的扫过去。
    “您好,请问您有贷款的需求吗?我们银行新推出了惠民贷,额度高,利息低,您要不要了解一下?”林雨宁在一家咖啡店和老板娘宣传她们银行的产品。
    “利息多少?”
    “利息3.5%,一万块钱一年只需350元利息,很划算的,几乎找不到利息比我们行更低的了。”
    “现在我还不需要,过几个月我要买车,应该需要贷款,你留个联系方式,有需求了我再找你们。”
    “好嘞,这是我的名片,您拿好。”
    林雨宁走出咖啡馆,看到孙菲雪在门口玩着手机。
    “孙菲雪,走了,我们去下一家。”
    “我不去了,刚刚汪行打电话来,让我和他一起去见客户。”
    林雨宁心想:见什么客户,你又不是客户经理,还和汪行一起,你们俩是带薪约会吧,还是你们会玩。
    “我先走了,你慢慢扫吧。”只见孙菲雪走到路边上了一辆黑色的奥迪轿车,汪建明也在车上。
    靠,你们俩真明目张胆,不怕别人知道啊,难怪被汪行老婆抓奸。
    林雨宁气将宣传单页揉成一团。
    哼,你不扫街,那我也不扫。
    不就是摸鱼么,谁不会啊!
    于是,林雨宁随手走进一家书吧,找了一本小说就坐下慢慢的看。
    “滴滴”手机收到一条短信。
    【宁州银行】宁州银行鄞州支行:您8866账户4月10日11:22收入1417.00,可用余额1417.00,备注:3月工资,对方:宁州银行宁波分行鄞州支行。
    林雨宁看着手机上的短信,3月上了10天班,发了一千四百多,那么一个月工资大概是四千多。
    够花了,省着点用还能存一两千呢。
    她立马将1417元转入余额宝,余额宝里就有75374.16元了。
    按它6.7%的利率,每天在家躺赚13.84元。
    能解决一顿午饭呢。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
    林雨宁开心的哼着儿歌,午饭的时间到了,她打算犒劳自己一份丰盛的午餐。
    她走进一家兰州拉面店,花了二十块大洋点了一份双倍牛肉的刀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