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0章
    话音落下,杨知府推门而进:“今日去县府不见你,没想到居然回家了!三殿下找到没有?”
    庞瑞摇头:“还不曾找到。”
    “殿下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们都得脱一层皮。”杨知府语气中带着酸涩,他抬眼,目光却触上一层沾上墨迹的宣纸:“写的是什么?嘶,悔过书。”
    他以为是庞瑞自我鞭策,慢慢念出声来:“堤岸修缮不当,悲痛常在汝心......忧劳河东百姓,汝之过错有负天恩......”
    杨知府摇头:“没想到你也会写这。”他放下那宣纸:“对了,今日二殿下召见你们为了何事?”
    庞瑞平声开口:“还是堤岸一事。”
    杨知府道:“我来这也就是问问三殿下和谢公子下落,你要尽心。”
    他一脚跨出门外,见院中摆了水瓮,其上白漆被雨淋得脱落,两指并拢一抹,里层黑色现于指腹。
    杨知府愣了一下,脑中猝然想起当日谢公子说过的话:二殿下看着温厚,不过似这......
    他捻了捻指腹,水瓮为了好看,面上刷白漆,里面却是黑的。
    他恍惚了一下,又抬步,见屋檐内侧有筑巢的鸟,三四只幼鸟为争大鸟口中食,抬起羽翼未丰的翅膀扇打,一个差点被挤出巢去。
    他一笑,正欲离开庭院,脑中却突然窜出一个大逆不道的念头。
    庞瑞悔过书中写河堤修缮不当,他又是百姓都知道的清官,若他自己都承认修缮不当,岂不是说两年前的银子用途存疑。
    但这河东的堤岸,是两年前三殿下亲自监工修造的。
    如今太子未立,两位殿下都是翘楚......
    杨知府脸色顿时苍白起来,他隐约发现自己窥见了一个关乎天家的秘密,甚至和决堤有关,这个想法让他一下子出了层冷汗,他手指颤抖,突然拔腿折返踢开大门。
    门内庞瑞脖子上挂着腰带,正悬在横梁之上,只有足尖还在空中动弹。
    第064章 说话委婉
    在庞瑞如此焦灼难熬的一下午里,谢渊玉和楼津也同样不好受。
    谢渊玉感觉到了困,睡眠液体漫上来,锲而不舍地把他往黑沉沉的睡意中拉扯,像是很久没有睡过一个好觉,坐在那里都能闭上眼,而同时,他也感觉到冷意。
    楼津发现谢渊玉不说话后,他伸手在对方头上一摸,又摸自己额头,眉心皱起来。
    谢渊玉笑了笑:“在发热,是吗?”
    楼津应了一声,他目光在对方强撑着的脸上看去,破天荒地安慰:“没事,有伤口发热很正常。”
    谢渊玉垂着眸子,语气很轻:“我闭上眼睛睡一会,保证会醒来。”
    楼津强迫自己视线从谢渊玉面上移开,极力放平声音:“睡吧。”
    谢渊玉抬手摸了摸对方手腕,摩挲一圈后闭上眼睛,几乎顷刻间就失去意识。
    楼津看着对方紧闭的眼睛和唇,这大概是对方此生最狼狈的时刻,也是最丑的时刻,他盯了大约一刻钟,确定呼吸平稳后解开衣袍给披在身上,悄声往外面走去。
    山野活物众多,不愁找不到吃的,而且说不定还有治伤的草药。
    他走着,步伐算不上多快,时不时还得停下来歇歇,空中有振翅的声音,楼津看去,两只拖着长长尾巴的野鸡正刨食,时而低头啄些什么,尾巴上羽毛有一层白色,一节一节的排列。
    楼津盯着鸡,手指折下一根筷子粗细的树枝,指尖一动后树枝‘嗖’地飞出去,‘啪’地打在鸡身,野鸡惊叫一声仓惶张开翅膀飞到树上,惊慌失措地四处观望。
    原以为树枝能直接扎穿野鸡的楼津:......
    雨后树枝被泡的发韧,楼津受伤后力气不够,属实是失误了。
    他狠狠磨了磨牙,这次又折了一支,杀气腾腾地飞出去,破风声响起,静了一瞬后一团黑影从树上跌落,楼津捡起来看,背上羽毛色彩艳丽,尾巴能有两米,比家养的还漂亮,就是瘦了些。
    他勉强满意,又找了几株大蓟草拔出来,自己拎着鸡尾去河边处理,剖开取了内脏后洗黏腻的血水,软黏的内脏让他皱眉,楼津强压着眉心,拎着脖子冲干净血水后回石壁,毛不好拔,他打算用火燎。
    谢渊玉再次醒来,就闻到了一股肉味。
    他动了动,这时候才发现自己伤口还覆着揉碎的叶子,汁水青黄,他搓捻起一团看了看,里面还有小刺,是用来止血的大蓟。
    抬目去看楼津,对方背对着他坐在外面,燃了一堆火,手里拿着一支粗树干穿过野鸡,背影上落下一层金色的光,他偶尔低头翻动,似乎在聚精会神地等待着什么,周身一片静好之色。
    谢渊玉心中也不由自主的温软,他脸上扬起笑。
    下一瞬,楼津转过身,把木棍杵过来,指着鸡道:“给你吃的。”
    谢渊玉低头,然后笑容凝固,沉默了。
    鸡身细小的绒毛被烤焦后成了黑点附着在鸡身,成年人两个手掌那么大的野鸡,身上一半是黑点,另一半看不出——烟熏火燎之下本身焦黄了。
    他默了默,语气温和:“我和殿下一起吃吧。”
    楼津慢吞吞地看一眼,再笃定地开口:“我不饿。”
    有风刮过,火苗高昂着头,吹到脸上的风都带着暖意,两人默默看着彼此,尸身惨烈的鸡隔在中间,只有微糊的气味传在鼻腔。
    谢渊玉只觉得方才温软的情绪一下子随风而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