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02章
    他确实可以策划出天衣无缝的假死,但他了解明德皇帝,如果事情没有按照皇帝陛下设计的那样发展,那他一定会有所怀疑。
    这是一种十分奇妙的感觉,天底下没有一个人敢说自己能看透皇帝。但他总觉得,帝心可以揣测,陛下要他们揣测。
    他看向车窗外,还可见遥陵镇上,贺氏族群的宅邸层层外扩,随黍水绵延。其中有一座被层层包围的院子空了很多年,早被蛛网与青苔尘封,它曾经的主人已长驻仙慈关。
    如今的仙慈关由殷侯一手打造,是他一个人的关,也是陛下心里的一根刺。
    “陛下要我父亲做孤家寡人,没有家族,没有子嗣,身死则权消。”
    而殷侯对此心知肚明。
    “所以郡主还是要拒绝我。”王玡天真心实意地因为惋惜而叹气,不止因为少了一道搪塞家中爹娘催婚的借口。
    贺今行痛快地点头:“因为我现在彻底想明白了,王大公子,你不是最好的人选。”
    第210章 三十二
    “岂有此理,他们单方面撕毁十六年前定下的盟约,是想要和我们开战不成?”
    “南越人固然卑鄙无耻,但剑门关易守难攻,此战损失却如此惨重,守将必须负责!”
    “战后擅自坑杀俘虏,不请不问,简直不把朝廷放在眼里。”
    ……
    南越突袭剑门关的战报半夜送到,第二日早朝,满堂震惊之后,吵作一团。
    明德帝近年越发浅眠,昨晚好不容易入睡,没半个时辰就被惊醒,现下头正疼得厉害。他帕子捂着咳嗽一声,顺喜便尖着嗓子叫诸官“肃静”。
    禁军已经带着一个人候在殿外。大殿暂时安静下来,太监们高声传宣。
    此人进殿就被门槛绊了一下,摔了个五体投地,来不及扶正歪斜的纶巾,就连滚带爬到御前,大哭道:“陛下,一定是误会!我父亲对大宣推崇备至,怎么会出兵攻打大宣的边防要塞呢!一定是那些大贵族,他们平常就对我父亲阳奉阴违,心里多有不满,所以现在瞒着我父亲干下这种大逆不道之事!”
    他口中的父亲正是南越在任的交禹王。他是他父亲的第十九个儿子,在父亲继任王位时被送到了宣京。
    哭哭啼啼半晌,被叫抬头时,脸上涕泗横流,犹存茫然与恐惧。
    这失态的模样毫无半点皇族风范可言,不由引起一阵嘲笑。
    待笑声低下去,位列在右班右首的忠义侯开口道:“陛下,南越人突袭剑门关必然是有备而来。但南越距离宣京不止千里,这等军事机密,想必不会特意告诉沙思古王子。”
    这对沙思古来说,简直就是天籁之音。莫说有人特意来给他通气,从被送来大宣之后,就无人在意他的死活。这十几年来他爹不知道又添了多少个儿子,能不能记得他的名字都得打个问号。
    他疯狂点头附和,就差把眼泪抹上御阶。
    明德帝居高临下俯视着他,声音尚且算平静:“你父亲能把你送来,足以证明他不是个愚蠢的人。朕愿意相信你和你的父亲。重阳将至,不妨送些节礼给你父亲,问候一番。”
    得知自己不会被迁怒的沙思古含泪谢恩,如释重负地躬着腰退出大殿。
    话题又回到战事本身。只是这回没人轻易发声,嘴巴都闭得紧。
    但皇帝的耐心是有限的,王正玄与本部堂官对过眼神,率先持笏出列道:“陛下,我朝与南越十几年未动刀兵,承平日久,这些南越人就忘记了当初是怎样向我们投降求饶,再一次生出非分之想。臣认为这一次必须给足教训,好教他们知晓强弱从属。”
    第二个出列的却是不常有的刑部尚书贺鸿锦,他站的位置比王正玄要靠前一步,也就没把后者放在眼里,只抬头注视着皇帝,说:“陛下,臣以为,南越区区弹丸小国,所谓‘贵族’也不过都是些未开化的蛮夷。此次突袭剑门关,就是妄图以蚍蜉撼树,可见他们不自量力、愚蠢至极。凭这一点,南越人就不足为惧,待南越的使臣到来,好好论一论赔偿才是要紧事。”
    “但剑门关遭此重创,损失那么多将士,绝不能轻轻放过。”与他同排的傅禹成惊讶地看他一眼,立刻反驳他,眼睛随即向上盯着皇帝,“陛下您看,这守关的,杀俘的,都是顾家人。大意轻敌,目无君上,全犯遍了,不知这顾穰生怎么带的兵,简直越老越活回去了。陛下,您可得好好问他的责、治他一治,免得日后又发生这样的事儿。”
    明德帝揉着太阳穴,缓解头疼。
    这底下三个臣子,一人一个意思,显然还没吵出共识。
    崔连壁瞄了两眼,就说:“战火一起就难免伤亡,未丢关弃守,有什么可指责的,不怕人心寒?南越人的损失比我们只会重不会轻,至于他们留下的伤兵,不处理了,难不成还得好好地治伤供起来?”
    他顿了顿,眼风扫过去,“当然,傅大人要是愿意把你自个儿的身家拿出来养俘,也不是不能商量。”
    傅禹成先是哼了一声,然后端着袖子接了话:“我倒不知,崔大人什么时候和顾穰生关系这么好了,我这才说一句,就要出言维护。”
    若是往常,崔连壁定有反话怼回去,但今日他不想在这事上与人争太多口舌。反正话都不是说给彼此听的,说出来就行了。
    “崔大人言之有理。”裴孟檀微微叹道:“杀俘不祥,有伤天和人理,但木已成舟。我们牺牲将士如此多,更要厚恤优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