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18章
    这件轻薄的衣物惊醒了他,“我只是想送他回去。”
    “时日还长,主子总能等到机会的。”持鸳在景阳宫当过差,看着他们一起长大,明白他的心情。
    贺今行平息心绪,点点头。马车重新驶动,笔直向前。
    他顶着贺灵朝的名字活了十四年,这个名字几乎代表着他的过去。如今要弃名换身,与这个名字有关的所有联系也都将被斩断。
    但有一些东西,他不想舍弃。
    马车刚转进八宝巷,便见有人等候,却是顾横之。
    他今日穿了一身玄青直裰,在夜里颜色近墨,但又与夜色区分开来;宽肩长臂,干净爽朗。
    “你怎么在这儿?”贺今行停车跳下去,又疑惑道:“大哥怎么没请你进府?”
    “我避开了。”顾横之眨了下眼睛。
    城门处不便停留说话,他就到侯府这边等。但要是和贺长期说上话,他就不能再等在巷口了。
    贺今行没想到这个答案,愣了一下,而后莫名生出些笑意。
    他略略抬眼,便合上对方的目光,两个人慢慢地都笑了。
    持鸳从马车上下来,福身一礼,也笑道:“奴婢先独自回了。”
    贺今行颔首应了,又问顾横之:“你要进去坐坐吗?”
    “太晚了。”
    他只是想来看看。
    “那我送你回驿馆。”
    “好。”
    然而人一时却没动,贺今行微微一笑:“你也顾忌与我同车吗?”
    见对方面有怔疑惑,补充道:“我们方才从永定门入城,莲子喜欢待在那儿,就碰上了。我邀他一道回来,他不肯。”
    顾横之明白了,说:“他也不愿意和我共处。”
    他们兄弟只有在双方都必须要出席的场合才能见面,见了面也恍若陌生人。
    “他心里苦,也不愿示人,所以要避你。但你们血脉相连,你又怎么不会难受呢?”贺今行有些后悔在他面前提起这事,低头说:“我曾想过求陛下恩典,但一直没有契机。”
    这个口不能轻易开,但达到五成以上把握的条件又太过苛刻,于是一年拖一年。
    顾横之:“不必求。”
    面见皇帝时,除非皇帝愿意提起莲子,他甚至不能主动过问。
    多言易错,错一句也是错。
    这个话题三言两语就让人难过,贺今行沉默片刻,转了话头:“走吧。”
    顾横之摇头,又点头,看着他难得迟疑:“我在想,坐哪里不会冒犯到你。”
    他现在是贺灵朝,郡主之身,应当有顾忌。但是,他摸了摸耳垂,“坐哪里都没关系,就当提前给陛下透个风。”
    反正他和他爹进京的消息,肯定已经报到了陛下那里。
    顾横之便不再迟疑,登上马车,弯腰坐进车厢里,然后把车帘挂到壁钩上。
    按常理,年轻男女同车,断没有女子在外驾车的。但贺今行是男扮女装,顾横之愿意把自己放到低处。
    这让贺今行有一种微妙的触动。哪怕他梳女髻穿罗裙戴面纱,对方不止对他明面上的身份谨守礼节,并且清楚地知道衣裙之下的人是谁。顾横之没有参与他的过去,却又和他的过去有了微弱但难以忽视的联系。
    当然,这本就是简单的事实,毕竟要“成亲”,互相交过一些底。但他心中为什么会升起几分怅然又庆幸的感触?
    他在对自我的疑惑中挽起缰绳。身后不远,持鸳在角门前见车马轻快地调头,才回身上前叩门。
    马车行一路行到正阳门,车上二人各自沉思,没有说过一句话。冬夜行人稀少,但一束束灯烛光从窗后门缝里透出来,令干冷的街市充满烟火气。
    贺今行想到明日的事,便提声叫顾横之的名字,想同他商议。然而叫了几声,后面才有回应。
    “如此出神,在想什么?”
    “间关车之舝兮。”顾横之正想到这句,下意识就说出了口。
    话一落,呆住的人就换成了贺今行,拉车的马儿也随之放慢步伐。
    这是诗经里的句子,句意是写马车轮辖响动的声音,在当下说出来没什么问题。但他显然是记得全文的,还有《毛诗序》为此篇目的作的注解。宠妃无德,国君偏信,士大夫思贤女取代宠妃,是以幻想了驾着车迎娶贤女的场景写作诗歌,刺谏国君。
    简言之,抛去隐喻的话,这是一首迎新婚的诗。
    “横之。”千回百转的思绪隐下,他回头再次叫了一声。
    “嗯?”顾横之出口就觉不妥,见他看过来,慌乱地垂下眼。若非夜色遮掩,一定能看到他耳红。
    贺今行想问的话又凝在了舌尖。
    他虽偶然在书上见识过分桃断袖之癖,但还从未在身边遇到或是听人说起过。
    那句是《车舝》的开头不假,然而横之只说了那一句。原文后一句接的是“思娈季女逝兮”,思的是“德音括之”的贤女新妇,并非男人。
    结谊不易,一些话自然该谨慎出口。若不是,岂非羞得他自个儿无地自容,明年一年都不好意思与对方通信了。
    “抱歉。”顾横之见他不作声,主动解释,“我不是那个意思。”
    “没有将你当作女子。”
    正处于问与不问两难之间的贺今行闻言,当即松了口气,“没事。”
    他转回去时,顾横之轻声说:“就算是,现在驾车的也是你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