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9章
    强者愈强,愈要顾虑颇多,总想着照拂天下万民,但哪能让所有人都满意呢,终究是那群自认集大势的乌合之众才有话语权。
    但,在他的干涉下,却能让大部分的人做出他想要的选择,这便是他们的薄弱处,是人性中无法斩除的劣根。
    窗外阳光暖软,花枝摇曳,新绿在枝头叶尖隐现,草长莺飞季节,垂下的发丝被风拂起,这样的天,适合杀人埋尸,清理道路。
    闻祭看见唐妄的时候,他正蹲在院子里浇花,旁边的六王爷殷玉墟牵着一只狗往他面前凑,唐妄站起身,敷衍着点头,转身头也不回地走了。殷玉墟站了一会,然后把拴着狗的链子系在树上,转身离开了。
    闻祭站在那,殷玉墟见到他也没什么反应,像是没看见一般,垂头丧气地走了。闻祭转头看他一眼,回头的时候唐妄又折回来了,居高临下看着那只猛摇尾巴的大狗,揉了一阵狗头,解开链子,把狗牵走了,面上带着笑,心满意足。
    清屏从那边过来,手中拿着素瓷花瓶,闻祭接过花瓶看了看,笑着说道,“清屏眼光好,选的花瓶都好看。”
    清屏也笑,却道,“是小公子挑的。”
    “哦?”闻祭挑眉,“那也好看。”
    闻祭笑着把瓷瓶放回清屏手中,泽兰从前堂跑了过来,娇艳的面庞挂着汗,扑上来搂着闻祭手臂,“先生什么时候离开?带我走好不好?”
    闻祭拿过清屏递来的手帕,替她擦汗,“怎么?你想离开了?”
    “墉都除却海棠盛景,还有什么?交州夜景,承府食街,还有蜀川乐坊,我还有好多地方没有去过,先生和我一起去吧!”
    “想得倒是轻巧,”花间酒也走了出来,“泽兰姑娘先把‘栴檀’收一收,我教教主可不是那些肤浅易受蛊惑的世俗男子,泽兰姑娘大可不必费这样的力气。”
    泽兰嘟着唇,说道,“小气,不就是让那个公主发了顿脾气吗,原本她就是个易怒的,我也没做什么坏事啊。”
    花间酒看着她,俊秀的眉目有一分肃然,“你还是小孩子吗?‘栴檀’诱引人之七情六欲,将其中一种扩大千百倍,影响人之举止。它本是且末圣物,你得了‘栴檀’,难道不应好好约束自己的行为吗?”
    泽兰扭头不理,躲到了闻祭身后。闻祭安抚地拍拍她攀附在他身上的手臂,对花间酒道,“不要如此严厉,她也不过是小孩子心性,存不了多少坏心思。”
    花间酒想说什么,却嗫嚅了一阵,闭了口。
    闻祭将泽兰拉至身前,温声道,“泽兰为什么喜欢用‘栴檀’?”
    泽兰偏着头想了一会,笑着说道,“那样,好玩啊!”
    作者有话要说:
    其实我一想自己是两天一更已经够不靠谱了,还经常拖更新,就觉得有点心虚虚的……谢谢还在看的亲,连我这样不靠谱的人都还能坚持不弃我而去,真的很谢谢,给你们跪了otz
    为了你们我也会不弃坑的,毕竟我这篇作为一个新年目标,我不能让自己什么都落空,毕竟这可是我冒着被舍友骂大晚上键盘敲得飞起的危险码的呢_(:3」∠)_
    第22章 第 22 章
    泽兰说“那样,好玩啊!”
    闻祭看着她天真烂漫的笑容,便只是说道,“你喜欢就好。”
    花间酒气结,与闻祭说了一声,便拂袖而去。
    泽兰虽是不明白他怎么生气了,但是她还是明白对方是对她不满了,一双眼清澈纯真不谙世事,她问,“先生,他为什么生气了?”
    闻祭想了想,反问道,“他生气了又怎样呢?”
    泽兰咬着下唇,有些纠结,“可是,我不希望他生气啊,先生对我好,他也对我好,我不想对我好的人生我的气。”
    闻祭点点头,“哦。”
    泽兰看着他,不明白他这一声什么意思。
    “你不愿意他生气,但人本身就是有七情六欲的,他本来就可以生气啊。”闻祭指着花间酒离开的方向,“你用‘栴檀’诱发的,是将细微情绪放大千百倍,不是别人本身的意愿,他若是不中用,你也能让他对你依顺。你是愿意让他自愿原谅你,还是用上‘栴檀’,不知道诱发的是他的厌恶或原谅呢?”
    泽兰思考了一阵,“我用‘栴檀’不对吗?可是……我一直都是这样做的啊……”
    闻祭轻轻抚着她的发,“对或不对,本尊又有什么资格说呢?这是你自己的事啊。”
    泽兰茫然无措,拉着闻祭的手,闻祭笑着将手从她的手中抽出,对着清屏说道,“走吧,回房。”清屏应了,跟在他的身后。
    闻祭不喜欢管闲事,偶尔也有一时兴起,但他大部分情况下还是觉得独善其身的好。泽兰小孩子心性,他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好。人会生气、恼怒,多是出于一种可悲的无能为力,“栴檀”惑人不假,但如果力量足够抵御,便也不会放在眼里了。
    泽兰在原地站了会儿,向着花间酒离开的方向跑去。
    原本定下要去徐州的,但是突然发生的一件事让闻祭改变了主意。
    闻祭不会经常离开房间,大半时间都是在房里看书度过的,除却那位王爷时不时来窜门,这间客栈算得上是门可罗雀。墉都是秦罗公主的地方,有她在,他红莲教的行踪是不会被泄露出去的,但是有心人却肯定能察觉到,公主的行踪不可能不被人知晓,更有那封从这里偷走的信为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