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怎么靠得住,万一他们偷闲躲懒,岂不误事?”卫听澜装模作样地深思一番,恳切道,“不如这样,你与我同住一屋,有什么事你只要喊一声,我立马就来。”
易鸣的白眼快翻到天上去。
居心叵测的登徒子,图穷匕见了吧!
他当即插话:“你若真担心公子,不如让世子与他同住。世子入台更早,知道的总比你多些。”
卫听澜不以为然地哼笑:“谢世子金尊玉贵的,自己都要人伺候,哪里是照顾人的料子?”
这四两拨千斤的一句让易鸣噎了噎,半晌才不服道:“世子不行,你就行了?”
眼看又要争论起来,祝予怀无奈打断:“都说了我不用人照顾,怎么一个二个都不信我的话?罢了,总归濯青与我都是头回进芝兰台,同舍住着是方便些。莫要再争了。”
卫听澜登时扬眉吐气:“九隅兄说得是。”
事情就这么敲定了下来。
等到了宫门外,易鸣再是不情愿,也只得眼睁睁看着两人亲密无间地说着话,一道进了宫门,渐行渐远了。
行囊与马匹自有负责的杂役代为运送和安顿,祝予怀与卫听澜录完名、领了标识身份的腰牌,便有引路的宫侍带他们去芝兰台内认路线。
才走到泮池,就遇上了迟来一步的谢幼旻。
谢幼旻骤闻祝予怀被人先一步抢去做了舍友,顿时捶胸顿足:“这斋舍,它怎么就不能建成三人寝的呢!”
祝予怀笑了起来,将腰牌给他看了看:“我与濯青在谦益斋,寅字舍。虽不能同舍,但我们可以同斋啊。”
谢幼旻疑惑地“啊”了声:“谦益斋?那地方有些偏啊。你们来这么早,怎么不挑好点的地儿住?”
卫听澜手里把玩着腰牌,淡笑了笑:“不是自己挑的,是管事的给的。”
“是吗?”谢幼旻挠了下头,也没多想,“哎不管了,谦益斋就谦益斋,也就多走几步的事儿。那我抓紧些去占个谦益斋的名,先走了啊!”
话说完,他就跑没影了。引路的两名宫侍在旁侧眼观鼻鼻观心,都未出声。
卫听澜将腰牌倒扣在掌心,漫不经心扫去一眼:“那咱们接着走?考场在哪还没看呢。”
祝予怀点了点头,向宫侍道:“有劳二位了。”
“不敢。”宫侍低眉顺眼地屈身,“郎君这边请。”
芝兰台作为天家书院,处处都显露着古朴厚重的威仪。一路上层台累榭,黛瓦朱檐,都是雁安不曾有的景致,祝予怀看得新鲜,卫听澜却神情倦懒,似乎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提不起兴趣。
只是他盯着前头那两个宫侍的目光,一点点冷了下去。
这路是越走越偏了。
在拐上一条碎石曲径前,卫听澜停了步。就连祝予怀也觉出古怪,跟着停了下来:“怎么还未走到?”
卫听澜懒散地应和:“是啊,乏得很。不如我们先回去?反正明日有世子带路,这考场看或不看都一样。”
引路的宫侍身形一顿,其中一个垂眼道:“就快到了。再往前走些,绕过藏书楼便是了。”
祝予怀好奇起来:“前面是藏书楼?”
“正是。”那人细声回道,“藏书楼中典籍浩瀚,有不少名家孤本。擢兰试前,常有学子前往借阅研习,郎君若有兴致,亦可移步一观。”
祝予怀又问:“我二人尚未入台,也能进去?”
宫侍见他意动,愈发谦恭:“能。先帝曾言,凡是有心向学之人,不拘身份,皆可入内。”
卫听澜皱眉正要出声,祝予怀忽然捂住了胸口,轻轻叹气:“濯青,我们回去吧。”
宫侍一噎:“郎君不去看一眼吗?”
“不巧。”祝予怀遗憾一笑,“我自幼体弱多病,经不得大喜大悲。骤然听闻这等好消息,一时心绪波动,好像要犯心疾了。”
宫侍:“……”
卫听澜:“……”
祝予怀转头温声:“濯青,搀一搀我。”
月白衣袖下,修长干净的手就这么伸到了卫听澜眼前。
祝予怀本意只是让他搀着自己的胳膊,可卫听澜凝望片刻,径直将那微凉的手指拢进了自己的掌心。
另一只手则从后环过,倏地揽住了他的腰。
祝予怀的笑容微僵:“濯……青?”
“他犯病时不喜外人看。”卫听澜抬眼一掠,记住两名宫侍的相貌,“我认得回去的路,你们不必跟了。”
在宫侍复杂的眼神中,两人就这么以一种奇妙又僵硬的姿态,调转方向往回走去。
祝予怀步子都迈不利索了。
走出一段距离后,他不自然地动了下被卫听澜握在掌心的手,想抽回来。卫听澜却攥紧了几分,不动声色地看向他。
祝予怀忽觉心虚,小声解释:“我没犯心疾。”
卫听澜略略点头,却没半点松手的意思:“宫里眼线遍布,做戏需得做全套。”
祝予怀不敢动了。
半晌,他又期期艾艾:“那你左手往上些,别总是……掐我腰。”
卫听澜纳闷地动了动手指:“没掐啊。”
只这一下,祝予怀就控制不住地打了个颤,整个人就快炸毛。
“你……”他强忍着低声道,“不许动了。”
压低的声音又恼又怨,还有点凶。
卫听澜忍着笑道:“我错了,我不知道九隅兄这么怕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