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44章
    祝东旭虚张声势地骂了几句,估摸着程焕走远了,才敛起神色上前,低声问易鸣:“屋里是谁?”
    易鸣看这事也兜不住了,只能硬着头皮道:“是卫、卫郎君。”
    祝东旭又问:“他受伤了?”
    易鸣稍显惊讶,很快点了点头:“是,他中了毒,不过已无大碍,公子替他把毒血逼出来了。”
    祝东旭心道果然,屋里点这么重的熏香,就是为了遮掩血腥气。
    两人说话间,半掩的房门开了,祝予怀的声音从后传来:“父亲。”
    祝东旭的心稍稍一提,转回头去,看见祝予怀衣冠齐整地走出来,站在门边看着自己。
    祝东旭望着儿子,心中有些五味杂陈。
    方才屋内那些动静,他都听到了。即便是作戏救人,也未免太过火了,这戏里有多少真,多少假,怕是只有两个孩子自己清楚。
    他怎么也没想到,这知己之交,竟成了一桩不该有的孽缘。
    祝予怀看他不说话,眼睛微微垂了下来,放软了声音又道:“爹……”
    祝东旭听了这一声“爹”,眼神颤了一颤,心又忍不住软了。
    到底是亲骨肉。他的怀儿从小缠绵病榻,命已经够苦了,千辛万苦地长到这么大,难得有了个知心人……他这个当爹的,难道还忍心拆散他们不成?
    卫家那小子,也就是生错了性别,其他地方没有不好的。
    祝东旭心中叹惋,走上前去,心疼地摸了摸祝予怀的头:“一夜没睡吧?”
    祝予怀抬起眼,看见父亲眼中真心实意的关切,心中顿时泛起酸涩,低低地“嗯”了一声。
    祝东旭越发怜爱:“好孩子,爹对你唯一的期许,就是一生无忧无虑、平安顺遂。不管你做什么决定,爹都站在你这边。爹没有怪你,知道吗?”
    祝予怀的眼眶有些红了,无声地点了点头。
    他明白,父亲只字不问方才的事,便是尊重和默许了他与濯青的事。
    祝东旭安抚地拍拍他,看了眼屋内,又压低声提醒:“程焕那边虽然糊弄过去了,但眼下府里并不安全,你打算……”
    祝予怀说话还带着些鼻音,道:“我一会儿就送濯青去芝兰台。”
    祝东旭一愣,连易鸣也惊诧地看了过来。
    祝予怀吸了吸鼻子:“我请了一月的病假,现在也该销假了。反正濯青的毒已经解了,就和我一道回去上学吧。”
    祝东旭:“……”
    他没记错的话,那倒霉孩子才刚从鬼门关走了一遭。
    天塌下来都要读书,这就是文状元望侣成龙的爱吗?!
    *
    皇宫之中,明安帝彻夜未眠。
    直到天亮,皇城营的搜捕仍一无所获,但反抗闹事的人却越来越多。
    百姓不满皇城营的蛮横行径,都自发地聚集起来,到宫门外跪地请命,要求释放被捕的无辜民众。
    明安帝在寝宫发了几通火,气得罢了早朝,接连传了好几名太医问诊。
    程焕听说皇帝气倒了,心中忐忑,急匆匆地进宫请罪。
    宫人通传过后,他提心吊胆地踏入殿中,正好听见一声汤盏砸地的重响,腿一软,麻溜地跪了下去。
    明安帝靠在龙榻上,面色铁青地指着侍药的宫女:“你要烫死朕吗?滚,都给朕滚!让兰书来……咳,咳咳!”
    “圣上息怒!”福公公手忙脚乱地给他顺气,一面拿拂尘赶那宫女,“没听见吗,还不快去请娴贵妃?”
    宫人们收拾了地上的狼藉,都战战兢兢地退了出去。
    程焕跪在门口不敢进,也不敢走,只能缩着脑袋装鹌鹑。
    明安帝缓过气来瞧见他,脸又往下一沉:“程卿这差事办得好,朕叫你抓刺客,你倒给朕招来一帮闹事的愚民!”
    程焕心中叫苦不迭,膝行上前道:“圣上明察,皇城营抓的都是公然反对和谈的刺头啊!那些刁民妄议朝廷,对那刺客大加赞颂,还,还扯到湍城旧事……”
    明安帝好似被戳中痛处:“你自己无能,还敢东攀西扯!”
    程焕自知失言,连忙磕头:“臣有过,臣无能,不过……不过皇城营也并非全无线索!臣昨夜搜查卫府,发现卫家小郎君彻夜未归,行踪不明。臣虽无明证,但见卫府众人言辞闪烁,恐怕有隐情啊!”
    明安帝的神情这才变了变,语气慎重起来:“卫家?”
    程焕察言观色,见他起了疑心,赶紧趁热打铁:“没错,卫家可疑!刺客身中剧毒,必会东躲西藏,设法寻药,臣已经派人盯紧了城中各家医馆药铺,早晚会抓住他的把柄……”
    明安帝不耐烦听他废话,直接吩咐道:“福临,派个人到芝兰台打听打听,今日卫家那小子可有缺席。”
    崇文殿的人在宫中来去无阻,探听消息的速度很快,约莫两盏茶的工夫,就有宫侍进殿回禀。
    卫听澜今日并未旷课。他不仅按时出现在芝兰台,还在晨课时生龙活虎地与同窗比试掰手腕,被蒋诩抄着戒尺追了半个学宫,此刻正在文渊堂外顶着书罚站。
    程焕听得人都傻了:“不可能!”
    明安帝的脸色已经差到极致了:“不是你说刺客中了毒?你为了脱罪,胆敢戏耍朕!”
    程焕汗流浃背:“这,这,兴许是臣猜错了,但也没准,那姓卫的小子是装的!不如扒了他的衣裳验伤,一验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