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因为这个,大家买房的意愿不是很高,刘主任目前也在向上面申请,看看能到时候收益算出来,也给大家先垫付一部分。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还得等到时候再说。
……
第132章 安全帽
林玉竹到的时候,工地上工人正在热火朝天的干活。
这年代大家都实惠,几乎没有偷懒的人,林玉竹找到了负责管理施工人员的马师傅。
马师傅对她的到来表示了欢迎,还带着她在工地里转了一圈,又详细介绍了一番。
林玉竹觉得她勉强听懂了,又仔细询问了一下施工材料,对比之前查到的资料,发现没有偷工减料的就放了心。
之后让马师傅自己去忙,她就在工地随便走走。
看了下施工环境,发现有些乱,吃饭的地方环境也有些差,不过还好,这些都可以改善,但唯一让她比较在意的就是大家都没带安全帽。
这样显然安全隐患比较大。
不过她不太清楚安全帽现在有没有发明出来没,于是打算去找马师傅问问。
马师傅一听她的话,就转头回去员工休息的地方拿出了两个安全帽。
“林干事你说的是这个吧?”
“……”
林玉竹看着眼前这两个安全帽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显然这两个安全帽和她以前见过的都不一样。
其中一个她比较眼熟,和后世的安全帽形状比较像,只不过是金属质地,可是她如果没记错的话,这个也不是用在工地上的安全帽吧?好像是部队炮兵戴的那个头盔吧?
至于另一个,竟然是藤条编制的,但形状还是安全帽的形状。
她懵了,犹豫的问道:“这两个就是你说的安全帽?”
“对啊!”
马师傅点点头,指了指第一个,“这个是我儿子拿回来的,他是军人,在战场缴获的,不过拿回来的时候是坏的,我去找钢铁厂的师傅帮着补了一块,能用,就是沉了一点。”
林玉竹听了沉默片刻,怪不得上面颜色不同呢,上手掂了掂,差点没拿住,这不是沉了一点,是沉了亿点吧!
这要是戴上了,不怕脖子压的疼?
马师傅仿佛看出来她的想法,叹了口气道:“本来不重的,听我儿子说,缴获的其他完好的安全帽很轻,戴着也不重,但我不知道材料,钢铁厂的师傅就给我用了铁焊上了。”
林玉竹听了无语,合着这是把一块铁戴在头上啊,能不重吗?
不过这头盔现在他们国家没有吗?她记得好像以前在电视上那些战争片里都是有的啊。
然后就听马师傅解释,“不过虽然挺重,但真有用,戴上了就算砸下个东西也能护住头,要我说,这些老美脑袋还挺好使,那些当兵的戴上枪都打不透,不听说咱们国家也要有了,估计以后战场上都能戴上了。”
说到这里,马师傅突然觉得说的好像有点多,忙转移话题,想让林玉竹戴上试试。
林玉竹……拒绝了。
然后怕他坚持,又赶紧问起另一个,“这个是怎么回事?”
“啊,这个是前些年华大的一个建筑系教授发明的,那教授早年去国外留学过,说是国外施工人员为了安全都会戴一种塑料质地的安全帽。
可咱们这没有啊,他就找人用藤条做了类似的让工人戴着,你别说,还真挺结实的,带上它,要是掉下个石子啥的,砸到也没事。”
第133章 说通刘主任
林玉竹听了意外,拿起这个藤条安全帽仔细看了看,发现还真是不错,质地轻便,看起来也挺结实的。
她不得不佩服那个教授,“那既然不错,为什么不给大伙儿都佩戴上?”
马师傅一听有些犹豫,但想了想还是直说了。
“主要是这玩意平时大家用的少,知道的人不多,没有普遍开来,我这个还是以前找乡下人帮着编的。
咱们这工人多,如果需要的话也不能让人家白出力,如果都配上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林玉竹明白了,就是需要钱呗。
但她觉得这钱得花,毕竟这年代施工环境肯定没有后世那么安全。
施工安全隐患太大了,万一出啥事,他们作为主办方肯定会负第一责任。
于是林玉竹想了想,直接道:“你先算算一共需要多少个,然后把报价给我,具体找谁做也想好,我和刘主任申请去,等结果出来,一定要尽快给大家都配备上。”
马师傅一听就立马答应了,他常年在工地,太知道这里的危险了,几乎每个项目都会或多或少出点事故,现在能有效提高工人安全设施,他当然愿意,只是没想到这个林干事小小年纪竟然这么有心。
“行,林干事放心,这事交给我,保证办好。”
……
下午,林玉竹又坐地铁回了单位,和刘主任说了这件事。
刘主任听后沉默片刻,问道:“你觉得这个东西是一定需要的吗?”
林玉竹肯定点头,“我觉得一定要有,我们的工程项目大,施工人员多,工期又赶得及,总有顾及不到的地方。这样一来,安全就是重中之重,只要出一点事,最受影响的肯定是我们单位。
所以我们必须从源头阻止,虽然花钱了,但也放心了。”
刘主任也是这个想法,看着她认同的点点头,“你说得对,我们必须在施工的同时也要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这个安全帽既然能防患于未然,那就用!”
<a href="https:///zuozhe/pz0.html" title="静似骄阳" target="_blank">静似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