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大赵老二不久前也知道了登报这件事是赵老四撺掇的,于是更恨他了。
再加上工作一直卖不出去,赵老四只能自己去干,可这锅炉房的工作是体力活。
赵老四从小在家就没干过什么活,虽然后来下乡了,但因为怕干活,他下乡没多久就受不了,想办法直接娶了村长家的闺女。
有了村长的帮忙,他下乡这几年一直在做些清闲的工作,不用出力,也没受什么苦。
所以去锅炉房干了没多久他就受不了了,不想干了。
赵母虽然心疼,但也知道现在工作难得,就劝他先干着。
可赵老四哪里是能吃苦的人啊,他回城是回来享福的,不能比在乡下还累吧?
而且他心里也始终觉得这工作配不上他,他是文化人,就算当不了干部,最起码也得坐办公室吧?
现在这样每天在热气腾腾的锅炉房,累的一身臭汗,他是真受不了!
于是,赵老四开始想办法,他是个惯会讨好卖乖的,每天都把自己累的虚弱的样子给赵母看,没两天赵母就心疼的不行,最后让全家开会,一起想想该怎么办。
这时一直没工作的赵老二媳妇眼睛转了转,提出可以把这个工作让给她,她是女的,就是去了锅炉房,那些人也不好意思让她多干活。
可这是四房唯一的工作,赵老四哪愿意给出去啊!
不过听了二嫂的话,他也有了启发,对啊,他干不了,可以让吴春妮去干啊,反正钱都是他们这房挣的,谁去不行。
至于吴春妮因为上次生孩子伤了身体一直没养好这事,就不是他在意的了。
赵老四也不担心吴春妮得了工作会怎么样,毕竟她一向听话,在这京城也没什么人撑腰,只能靠他。
所以赵老四很放心。
就这样工作给了吴春妮,刚开始煤厂那边不同意,一个壮劳力换一个虚弱小媳妇,谁愿意啊!
而且开始时赵老四还不愿意转工作,只让她代班,煤厂也不傻,怎么会同意?
于是明确说了,如果他要把工作给媳妇,那就必须把工作转给她,到时候厂里会给她调岗,换到食堂做帮工,虽然工作轻松了,但工资也低了。
但前提是必须换人,如果不换,那就不给转岗,现在锅炉房缺人,他一个大小伙子,根本不可能放他走。
第315章 没分家
最后赵老四没办法,只能把工作转到了吴春妮的头上。
这样一来还有别的好处,吴春妮成了城里人,这年代孩子户口都是跟着母亲走的,所以他们女儿也成了城市户口,两人也都有了供应粮,倒是让家里负担小了点。
加上吴家得知赵老四给吴春妮找了工作后,对他也很满意,还特地给赵家寄过来不少粮食山货,让赵老四更觉得自己做对了。
只不过他是满意了,可大房二房那边却不满意了!
毕竟这可是用家里的钱买的工作,他说换就给换了,这样一来家里每个月的收入就更少了,上交的也更少了,相比之下用两千块买的工作就更不划算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们还没捞到一点好处。
其实换成了后厨帮工后,工作好卖了不少,只不过想卖到两千块还是太难,但如果便宜点的话还是能卖的出去的。
大房二房本来想趁机卖了的,毕竟本钱能回点是点。
可赵老四不同意了,他不傻,知道卖了工作对他们是没有一点好处的,只有把工作放在四房手里,他们才有底气。
而且煤厂那边也说了,给他们转岗已经是开后门了,如果再换人,到时候他们也不惯着了,直接开除。
大房二房一看这样,彻底不干了,什么好处没捞到,家里存款还空了,好处都让四房占了,凭什么啊!
觉得父母太偏心老四了,再这么下去估计家都快成老四的了,于是两房之前提分家可能只是虚张声势,现在却是真的想分家了。
可赵家老两口哪里愿意,经过这段时间相处,他们已经看出来赵老四的不靠谱了,两人以后恐怕还得靠大房二房养。
可把四房分出去,他们又舍不得,吴春妮挣得不多,他们过日子也是个没算计的,老两口不在身边看着,估计以后肯定过不好。
所以他们说什么也不同意分家。
但看大房二房的态度,老两口也知道如果不拿出东西安抚一下,估计他们不会改变。
于是赵父赵母狠狠心,下了狠招,和大房二房商量着去街道办开了证明,证明等他们去了以后,家里的房子给老大老二各两间,赵老四只有一间。
赵家最值钱的就是这五间大房子了,几个儿子都惦记着,现在看老两口终于松口了,还是有利于大房二房的,他们想了想勉强同意了。
至于赵老四的意见,不知道赵母私底下和他说了什么,他也同意了。
所以赵家最终还是没分家。
不过虽然先不分家了,但大房二房还是不待见赵老四,平时都不怎么搭理他,也让他在家待的很憋屈。
赵母虽然心疼他,但他们现在在家里也没什么话语权了,说多了另外两个儿子也不会听,于是只能劝他忍忍。
这样一来,赵老四就更恨赵言书了,觉得如果不是他,他也不会到今天的地步。
但他也只能在心里恨恨,明面上做不了什么。
<a href="https:///zuozhe/pz0.html" title="静似骄阳" target="_blank">静似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