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6章
    杨澜家原本就没有厢房,这两间都是杂物间临时腾出来的,房间里除了一张木板床什么都没有了。
    宁哥儿只能坐在床上,对纪鑫招招手。
    纪鑫的耳朵更烧了,他不好意思的挠挠头,慢慢挪过去,小声问道:“宁哥儿,你来找我是我有什么事吗?”
    宁哥儿静静地看着他,没说话。
    “宁哥儿?”纪鑫眼含询问。
    宁哥儿嗯了一声,抬手来到腰间,轻轻一拉,外衣便解开了。他的手继续往上放在外衣的纽扣上,一颗两颗……
    纪鑫脑中一阵嗡鸣,回神之后连忙按住他的手:“宁哥儿,你要做什么?”
    “你不喜欢吗?”宁哥儿有些呆:“你这么帮我,我不知道该如何回报,只能……”
    纪鑫如梦方醒,表情变得极淡:“别说了,我帮你并不是为了这个。”
    宁哥儿呆愣住。
    纪鑫气他如此看待自己,也气他自我轻贱,但是一低头瞧见他侧脸上青紫的伤痕,一瞬间又气不起来了。
    往常宁哥儿都是张扬的,哪怕知道他的身份,对他从不小心翼翼,纪鑫从来没见过宁哥儿如此脆弱、卑微的样子。
    他的心想被针扎了一样,细细密密的疼,默默盘算着一定要让薛家人好看。
    “宁哥儿,我和杨澜哥是一样的,都把你当朋友,对你好是我心甘情愿的,帮你是应该的,从来没想过要从你这里得到什么。”说话间,他弯下腰,将宁哥儿衣服上的扣子一粒粒扣了起来。
    直到纪鑫送他走出房间,宁哥儿的表情都是呆呆的。
    “快回去睡吧,明天还得照顾薛姨。”纪鑫道。
    宁哥儿点点头,转身往另一边走,脚步一顿,回头就看到纪鑫还站在原地,黑暗中看不清对方的眉眼,但他总觉得有一束视线一直落在他的身上。脚步匆匆,心里似乎有一颗种子破土而出。
    第二天一大早,杨澜一家三口就起床了,宁哥儿听到动静也起了。听说薛氏昨晚已经醒了,三个人都很高兴。
    吃完早饭,他们就上山去了。
    杨父的墓不能进祖坟,就修在旱地边上,因此离得不算远。
    走了一刻钟左右,张氏停下步子,擦了擦额头的汗,对身后两人道:“前面就是了。”
    乔哥儿吞了吞口水,有些紧张的向前面张望。
    杨澜见状拉住了他的一只手,轻声安慰:“别紧张,阿爹不是说了,咱家没有那么些不合理的规矩,我父亲也很想见到你。”
    “夫君!”乔哥儿知道杨澜一向想什么说什么,但是规矩就是规矩,传承了几百上千年,随随便便说人家不合理,任谁听了去都是一场风波。
    杨澜笑了笑,看来自己转移注意力的法子奏效了。
    杨父的坟墓很简陋,只有一个突起的土包,最中间一个小小的门洞,用来烧香点蜡。
    张氏对杨澜说道:“你去把周围的杂草清理一下。”
    杨澜应了声,拿着镰刀走了。
    张氏把背篓里的一小壶酒拿了出来,在小门洞前面坐下,倒了一杯在地上:“夫君,我来看你了,这是不止我一个人,还有我们的澜儿。澜儿成亲了,乔哥儿是个定好的孩子……”
    听着张氏絮絮叨叨的声音,杨澜挥舞着镰刀的手更有力气了。同时也在心里说道:“虽然我不是您的孩子,但是我保证,从今以后一定会好好孝敬阿爹,让他和乔哥儿过上好日子……”
    很快上完香,他们就要走了,起身的瞬间,一缕山风从脸颊拂过,温柔中带着暖意,三个人的脚步都顿了顿。
    张氏叹了口气,抓这乔哥儿的手,说道:“走吧,该回去了。”
    上山的时候很早,路过村子里几乎没遇到村民,但是这会儿就不一样了,正是出门下地的时间。
    走了没几步,杨澜的脸都快笑僵了,忍不住抱怨:“以前在村子里住着的时候,怎么没发现大家对我这么热情。”
    “瞎说什么呢?”张氏嗔怪道。
    乔哥儿捂着嘴笑了笑。
    恰在这时,一个婆子的声音在他们身后响起:“这不是杨澜吗?好久不见了。”
    众人闻声回头,就看到一个裹着布巾的老太太,她身边站着一个同样裹着布巾的女人,两里都端着一盆衣服,想是刚从河边洗衣服回来。
    杨澜呆愣了下,没想起来面前的人是谁,正准备礼貌性笑笑,就听到张氏冷声道:“曹大娘,我们家澜儿和你可是一点都不熟,没事就不用打招呼了。”
    张氏一向与人为善,哪怕是故意挑刺找事的无赖顾客都能笑脸相对,杨澜穿来这么久,还是第一次见他对人如此态度。再结合他口中的称呼,杨澜便猜到了对面这两人的身份。
    原主的未婚妻,曹燕和她的奶奶曹氏。
    曹氏并未因为张氏一句冷语就变脸,反而热络的笑了出来:“匀哥儿同我置气做什么?当年我是极度赞成两个孩子的婚事的,是燕子她娘眼高手低,非要找个镇上人,为这事,我不知道跟她吵了几回。”
    张氏冷哼一声,不想再搭理他。
    杨澜疏离的拱手:“若是没有别的事,我们就先走了,我家夫郎早饭吃的少,这会儿怕是已经饿了。”
    不等曹氏说话,他又道:“对了,听说曹家这次闯了大祸,两位没事还是少出门为好,碰到我们没事,要是碰到了村里其他人,可就说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