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36章
    平心而论,那甚至不能算得上是一个人,因为被抛弃的年幼的孩子,那时候只收到了一封信。
    那是一封意向收养的信,和一个来自猎人司邮政部的笔记本——那是一个只要把信件放进去就可以直达的直接邮寄装置。
    “这是什么啊?”
    那时候什么都不知道的江平面对着银发中夹杂着几根树枝般柔软细条的,吟游诗人般气质的邮递员这样问道。
    “那是你素未谋面的,未来的家人给你的信。”
    这个偏僻孤儿院的邮递员出乎意料的很有耐心,江平本来已经做好了被不耐烦地推到一边去的准备,可是却得到了一个让他无法理解的回复。
    家人……吗?
    在打开那封材质特殊的信之后,江平才堪堪理解了自己正在面对什么样的情况。
    的确是家人啊,是发言要资助他的人。
    猎人司对于因为地下城事件而成为孤儿或者无人抚养的孩子一向很重视,甚至在会议上出台了相关的保证法律。
    想要收养这样的孩子需要极高的社会评定要求,但是也有一种方法可以帮助那些无法达到评定或者不方便收养孩子们的人,比如仍在前线战斗的猎人与战友遗孤尽自己的一番心意,那就是成为孤儿院中的那些孩子的资助人。
    资助人可以将那些指定的孤儿继续放在可以保证下限的猎人司官方孤儿院,而本人只需要定时打款到相关账户,由孤儿院的在派人员遵照孩子的意愿进行使用。
    期间会有猎人司猎人银行的人对现金流动进行监管,也算是有一定的保障。
    江平看着那封猎人司官方的解释函,和一封笔迹飘逸好看的来自陌生资助人的信,恍惚地想着。
    这是真的吗?
    那名素未谋面的资助人在介绍了自己的经济水平和能做到的资助之后,在信件的最后如是写道:“我和你年龄应该也没有差到很大的地步,我就当你是我的弟弟啦,我听说你好像因为过去一些不好的事情忘记了自己的名字,那么你要不要之后跟我姓?我都想好了,你可以称呼我为平安先生,而你就叫江平,和我一起平平安安的!”
    也许是第一次自助小孩子,那个素未谋面的资助人笔迹中都蕴含着难以形容的兴奋之情,即使江平不是什么情绪敏感的人,也感受到了对方的期待。
    “啊啊,当然,这不是什么强迫性的要求,我只是提一个建议,提一个建议哈哈,你的名字当然要由你自己来决定喽,不过你要记住,这可是以后所有人对你的称呼,一定要小心点取!”
    “哦对了,虽然我意愿想要成为你的资助人,但是如果你觉得生活中突然出现一个陌生人实在是过于无法理解和不能接受的话,也可以写信告诉我。”
    最后几句话看上去像是过于兴奋的落笔者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态度过于癫狂,有可能会吓到小孩子,于是勉强严肃地要求了下自己,就连笔迹都变得沉稳起来。
    可是怎么可能呢?
    江平想,怎么可能会拒绝呢?那场灾难中和他一起来到这座孤儿院的孩子们已经都被远亲们陆陆续续地接走,整个孤儿院只剩下了他一个孩子。
    而他在这座完全陌生的孤儿院已经等了整整一年,却没有等来任何人,就连父亲口中的会照顾你的叔叔也没有出现,恍惚间他甚至觉得好像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已经把他遗忘了,只剩下他一个人浑浑噩噩地站在这座孤儿院的月光之下,麻木地永恒地等待下去。
    等待自己一个永远不会到来的下落。
    可如今他终于等到了,虽然只是资助人,但这也是唯一一个来寻找他的人。
    他又有什么理由不同意呢?
    江平心想。
    于是他艰难地在信封中抽了张纸,用歪歪斜斜的字迹写下自己愿意的态度,高兴地扔进那个传输装置中,告诉自己的资助人。
    在收到信的那个晚上,说不上是被自助者欢欣雀跃,还是自助者心不胜收。
    两个同样需要救赎的人好像就这样凑在了一起,从那之后,江平除了能定时收到一笔钱之外,每周还都能拿到由那个像树一样奇怪的邮递员送来的,由他的资助人平安先生经常寄给他的一些小东西和信。
    有时候是几块巧克力和江平从未见过的看起来就很名贵吃起来也很好吃的点心,有时候是各种各样的信纸和一些小孩子会喜欢的小玩具,有时候是各种各样的书籍,大多数都是名著故事,好像是那些猎人学校里的孩子们才能读到的书。
    平安先生是个很健谈的人,他会分享许许多多好玩的信息和自己的经历给江平,江平勉强能靠着自己有限的认知意识到对方大概是青浦市林立的公司中的一个普通上班族,每天最开心的事情,就是给江平写信的时候意识到,原来自己是可以帮助到江平的。
    每当这个时候,江平就非常受宠若惊地写一篇长篇大论回复平安先生的在意。
    “要是我的月薪再高一些就好了,再高一些,我的生活环境再好一些,然后再把手头的一个很糟糕的事情解决完了,等到了年龄,我就可以去收养你,把你接到我这里住了……哎,可惜我暂时还是个没用的大人。”
    江平摇了摇头,认认真真地写道:“没关系的平安先生,我很感激很感激你一直以来的帮助,而且你可以在那么大的青浦市生活,根本不是没用的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