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3章
    这日他们收到了来信,言说家中已被接到京城照料。
    徐增眼神眯了眯:“陛下的意思,让我们完成他交待的事情,否则你我都不能安然回去。”
    历渊直脸色虽不好看,还是说道:“忠军办事罢了。”
    “你觉得我们还能回去?”徐增问道。
    “你的意思是?”
    “一切都太顺利了。”徐增道,“也许我们一直在端王的掌控中,无法再回到京中,也没法再走出西北。”
    历渊直被他提醒,想到最近的事情,脸色变得难看起来。“那你待如何?”
    “各谋出路罢了。”徐增道。
    “我要回京城,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回去。”他想告诉自己效忠的皇帝,端王并非忠心不贰之人,该早做防备。他想要劝说徐增,正想着如何劝说,一把刀从身后捅到胸口。
    徐增趁他不备,插在了他的心口上。
    这半年多他们与皇帝书信往来,等到皇帝知道真相,大约已是几个月之后的事情了。如今他们察觉到端倪,说明温承已经不在乎他们是否会知道,因为温承也要打算动手了。
    他并不想在这场争斗中慨然赴死。他在京中有家人,但与那些所谓亲族关系极差,他来从军本来就是为了活命,而这一次,他要逃往关外,另谋一条出路。
    端王府里,薛映每日依旧是陪着小孩子玩。这个时候的小孩既不会坐也不会爬更不会走,几乎只是会睡,按理说没什么意思,他却总是觉得看不够。
    这是他幼时所希冀的画面,命运没有给他这样的馈赠,但他的孩子可以过这样的生活,他的心里也是满足的。他每天都与温承一起给他穿衣服,戴帽子,在天气和暖的时候抱着他一起去外面看会儿。
    小孩对他俩的气味也很是熟悉,见到他们总是要他们抱。渐渐地,小孩子似乎开始能分辨出不同的人,每次也让他们换着抱一抱。
    温承每每面对这种事情,也十分有耐心,薛映看着小孩笑得开心,便在旁边想温承说得很对,小孩子没长大的时候,合该让他无忧无虑。
    温承也很愿意看薛映与孩子玩耍,这让他感到很安宁。更让他满意的是,薛映身体底子还是蛮不错的。冬天的严寒已经过去,不再受孩子的影响,也没有悬心的事情,薛映一扫先前走两步便会疲累的样子,每天可以说是神采奕奕。
    满月酒是件很重要的事情。薛映闲着无事,提早开始准备。他给小孩子选了衣服和配饰,正在对比着。那天是大日子,预备给小孩穿的是一身红色,桌子上摆放着金银首饰,薛映拿着首饰比在衣服上,问道:“会不会太俗了些?”
    “都戴上吗?”温承点评道,“都戴上的话,他可能觉得沉。”
    薛映想了下那个画面也觉得累赘,他很心疼小孩,当即道:“有道理。”他拿起衣服和帽子,又看了一会儿,嘀咕道:“可不戴有点素了。”年纪小的孩子多是穿红戴绿的,再衬上金银项圈和金玉锁子,颜色鲜亮才合宜。
    温承看他在那看来看去,提议道:“让他戴个长命锁,再选个项圈就是了。未必一定戴身上,放在床上也是一样的。”
    薛映点点头,按着温承的说法重新摆了一通,又加了点别的东西,又开始装扮小床。到了那天,会让小孩子待在自己的小床上接受长辈的祝福。忙了一会儿孩子又醒了,他又哄睡孩子。等到一切结束,然后薛映松了口气,坐下来喝茶。
    薛映从温承手里接过茶,喝了一会儿,发现周围很安静,于是看向温承,发现对方正看着自己,便问道:“你看着我做什么”
    温承微微笑道:“你这几日总是抱着孩子。”
    薛映顿了一下,反应过来,于是凑上去:“我没有想忽略你。”然后他抱住了温承:“那我也抱抱你。”
    温承看着薛映撂下茶杯后十分自然地坐在了自己的怀里,抱住自己,心里满意,但他没有说话,只是看着薛映,等待着他下一步动作。
    薛映心想这阵子天天都在看孩子,和温承说得最多的也是孩子,多少有点忽视了。他能感受到温承倒没有不高兴,可饶是如此,他也明白自己要更在意温承的想法。他脑子里想着,现在这样抱着,加上有一段时间没有亲昵过,心里有了些不一样的想法。他揽住温承的脖子,与他接吻,这个吻很漫长,又很甜腻。
    吻到一个断续,薛映小口喘着气,眼睛里晕着一层水雾,泛着细碎的光影,他小声问:“你想做点什么吗?”
    看着他明显情动的模样,温承逗他:“你在想什么?”
    薛映看着温承,没有说话。
    才二十天,温承揉他的脑袋:“先好好养身体吧。”
    “我没有想这个。”薛映一开始心里存着点事情,没想到别的上面,只是亲了亲,才产生了新的想法。此刻有点羞恼的他想指责温承倒打一耙,但又觉得有点亏心,转过头不去看他。
    “生气了?”温承道歉很快,“是我想岔了,宝贝不要生我的气。”
    薛映很快被他哄好,睨了他一眼:“真是愈发油嘴滑舌了。”
    “那小映和我说一说,刚刚在想什么。”温承重新问道。
    薛映仰面望着他,脸蹭在温承的脖颈上:“我在想你。”
    明明是面对面的,又不是久别重逢,温承没太理解薛映在说什么,贴着他的额头问道:“想我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