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9章
    接下来的几天,薛映每日早晚来看花。看花开满树,又见花落了满地,夏天下了一场雨,落花被风吹落到湖水里,一路逐水漂流。
    薛映望着这一幕,发现自己连一丝怅然也无了。他看了很多东西,却发现似乎什么东西都看进眼睛里了。
    等待让他整个人变得充满忧虑。
    在经历很多个煎熬的日夜之后,终于在一个傍晚,他收到了来自关外的第一封家书,关外大捷。战线在往北推进,等清扫完残兵之后,温承便可返回了。
    在信的后面,温承告诉薛映自己并未受伤,嘱咐薛映好好照顾自己,等他从关外回来的第一件事情,便是来接他。
    薛映松了口气,一心等着关外传来的新消息。没成想两日过去,他收到了周荃搜集来的一张讯报。
    这是兴和帝下的诏书,言说星象有异,太后身体抱恙,为了给太后祈福,需要挑选属相相合,生辰合适的宗室陪伴太后。
    看完这封讯报,薛映几乎立刻明白,兴和帝这是动了想将温启带进皇宫的打算。
    第56章
    这封信让薛映刚刚放松下来的心绪再次紧绷,兴和帝散布消息的目的再明显不过。
    关外大捷之后,京城再无被外族威胁的隐忧,而温承此时奔袭往北,离京城更远,一时半会赶不回来。而一想到温承过段时日便会率军回京,比之从前威望更甚,兴和帝日夜难安,便寻了个孝顺的由头,让温启进京,实则以此让温承忌惮。
    无论如何,薛映是绝不会让温启进京的。温承虽备有后路,预备他们在危难之时躲藏。可这个时候,他们不能凭空消失,藏在不为人知的地方。藩王原本就是在朝廷的监视下生活,这个时候,他们若是下落难寻,更给了兴和帝发落的理由,也会影响温承那边的局面。
    就算要躲藏,最迟也要等温承彻底解决完关外的战局,才算稳妥。一连几日,薛映反复思索着,正想着该如何应对不日将会来泊州的天子来使,他收到了一封意料之外的信件,来自于温承最小的弟弟——温敛。
    温敛在信中告诉他:“万望王嫂勿要入京。”
    先前兴和帝在诏书中书写了上师算出的宗室生辰,只写了属相和生时,并无月份。温敛正好也属虎,与温启出生的年月虽有不同,出生的时辰却是差不多的。
    温敛让薛映放心,他是皇帝最小的叔叔,向来没有威胁,又是自小认识的情分,兴和帝不会拿他怎样,他入宫后会想办法拖延一段时间。
    薛映想起温承说过的一些事情,兴和帝年幼时京城曾经有过一次乱兵,乱兵险些冲入皇城。危险来临之际,是年仅十二岁的温敛挡在了时年八岁的兴和帝身前。兴和帝因此极为感激,这两人虽为叔侄,但有着自小长大的情谊,想是亲厚,就算是劝不动兴和帝,应当不会出什么乱子。
    只要再拖延一段时间,温承从关外回来便好了。
    饶是如此,薛映心里隐有不安,他思忖再三,还是想着适时将温启送走,以防万一。万不得已之时,他便自己进京。
    这几日他做着诸多准备,也让众人加紧寻找捡来的孩子的亲人。说来也怪,周荃派了诸多人手寻访了附近的许多人家,并未发现谁家丢了孩子,于是猜测是从外地拐来的。可如此一来,亲人更加难寻,一时竟是没有头绪。
    直到一日下午,随侍前来道:“王妃,门外有位老者自称是捡来孩子的祖父,给出了这孩子的来历,但又拿不出别的证据来。奴婢原是要派人去这孩子的原籍调查,但那位老者想要求见您,说只要见到了,您便会相信。”
    这个说法让薛映有点茫然,他认识的老者都在南疆,离泊州很远。就算有人拍花子也不会千里迢迢的将一个半岁多的孩子运到泊州附近,这实在是太远了。
    想来是素未谋面的人,那他为什么要见自己?莫非是有别的阴谋?
    薛映心有挂念,腾不出多余的心思,思忖着若真能给那孩子找到亲人,也是一件善事,便让人请那位老者进来。
    没一会儿,一位身着青色长袍的老者走了进来。老者看上去年逾古稀,面容消瘦,目光却是矍铄,即便到了王府,亦是从容行礼,并无常人那般拘束惶恐之态。
    薛映见老者气度不凡,心下暗忖,随侍在一旁的钟贵惊讶道:“祁老太傅?”
    来人正是历经三朝,教导过先帝、先太子的老太傅祁兆存。在先太子离世后,朝堂陆续被外戚把持,祁兆存是最早被排挤出朝局的旧臣之一。在那之后,他离开京城,返回家乡,从此不问旧事。
    薛映没料到在泊州会见到这位老太傅。他想起老太傅曾经也教导过温承,尽管两人关系算得上不睦,但好歹也有师生之谊。
    薛映给老太傅回礼后,厅中再无人言语,气氛一时有点尴尬,好在王府的人都很有眼色,立时便有嬷嬷抱着孩子送了过来,薛映终于找到话说:“这孩子是您的孙儿?”
    祁兆存接过孩子,先是仔细看了下孩子的样貌然后查看了下孩子的后颈,后颈与头发相连的地方果然有块褐色的胎记,方才叹道:“这是昔日的一位同僚的孙子,他去得早,命中只得一子。那位侄儿前几年成了亲,有了这个孩子。这半年间,这孩子的父母相继去世,临去前写信给我。”
    祁兆存大致讲了来龙去脉,后面便是府中刁奴心存不轨,变卖家财最终卖掉旧主之子的故事。薛映猜测那位已经过世的官员应当也是被兴和帝找了由头驱逐出京的一位,想是这些年过得很不畅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