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大明朝廷的商队,大明商人若想出海经商,也可以寻求朝廷护卫。
当然了,既然是朝廷护卫,自然是要担负一定的费用。
而在护卫期间若是无事发生还好,可以让将士们熟悉海上生活,操练队形。但遇到海盗或者倭寇却也不怕,就权当水师练兵了。
所以,除非有倭寇或者海盗倾巢来犯。否则的话,基本上小股的势力,大明水师凭借压倒性的人数和武器便可以轻松打败。
这样一来,海贸和护卫赚来的钱,不但可以养水师,还可以养骑兵,支持军队将蒙元彻底赶出华夏大地。
等水师操练一段时间后,时机成熟之时。或三年,或五年,抑或是十年……到那个时候,蒙元应该已经被剿灭。大明便可以尝试灭倭,根除未来若干年后可能发生的倭寇之患。
而这,只是第二步。
第三步,就是在国有余力后,立即开建天卷中所说的宝船。命人前往海外,找寻那所谓的美洲,找回那些高产的粮食作物,普济万民。
而朱棣执行这第三步的时间,也是在十年后。
这些策略,是朱棣结合书吏记载的天卷所言,历经几个日夜,详细写出,这才呈给朱元璋的。
朱元璋看完之后也是彻夜未睡,召集老臣们商议此策,得到的结论是完全可行。
在这篇策略中,其实最无法确定的就是海贸是否能赚钱。只要能赚钱,此策就完全能够实现。
而在这之前,因为以为海贸完全不赚钱的缘故,朱元璋连想都没往这方面想。直到天卷出现,告诉他们,海贸是百分之百的赚钱。他们这才下定决心开海。
而且,只要有了银子,很多事情就好办了。
虽然这只是一个简单的计划,若想要具体实施,定然还会面临重重困难和变故。但是想当初他朱元璋造反也不过是一拍脑袋就决定了,最后不还是成功了。
只要路子对,他就不信他成功不了。
听到父皇的问话,朱棣立即答道:“三日后,儿臣就带领国贸司的官员前往福建赴任。在准备完相关开司事宜,调查过民情后。最早一月,最迟三月,我大明便可开海。”
“很好!”朱元璋微微点头,看着自己这个曾经最跳脱的儿子,老怀甚慰。
虽然天卷中说他这个儿子会篡了侄子的皇位,但是一切不是都未发生吗?
况且,退一万步讲,就算篡了又如何。正如上次他家标儿所言,他家标儿都不在乎,他又何必忧心。反正都是他老朱家的天下,凭本事坐上皇帝,又有何不可?
而如今,他已经决定将老四的藩地从北方换到南方,让他从“征北大将军”变成“靖海大将军”,他已经尽力。
余下的事情,儿孙自有儿孙福,他也管不了许多了。
就在这时,却听天卷悠悠一叹:
【人这一生,总要为自己争取些什么,皇帝也是一样。】
【如果宋仁宗此时就在up主的直播间,up主就想问你一句话:你觉得自己只做到一个“仁”字就足够了吗?】
【明明,你和大宋还可以更好的!】
明明,他的大宋还可以更好的!
宋仁宗如遭雷击,半天缓不过神来。
“官家,官家!”看到宋仁宗愣愣的看着天卷,不发一言,章丞相有些担心。
宋仁宗回过神来,看向章丞相:“丞相,我大宋真的可以更好吗?”
“官家,当然了,当然可以。我们现在不是已经在改变了嘛!”章得象连忙道。
却见宋仁宗摇了摇头:“你可知,朕为何要推动新政。”
“官家自然是想振兴我大宋。”
宋仁宗摇了摇头:“是也不是。”
章得象一脸疑问。
“去,把那个王安石的找来。朕记得他是前年的传胪。他现在应该不在汴京做官吧!”
王安石?
章得象倒吸一口冷气。
就是那个后世进行变法的王安石?
据说前年的时候,此子是因为试卷中有一句“孺子其朋”,让官家从头名状元,降成了第四名传胪?
“朕之所以这么想推行新政,是因为朕知道,后世这个王安石对法度更改得更厉害。而目前的新政,只能算得上是改良。对祖宗的法度更改不大啊!”
“所以……”
宋仁宗深深叹了口气:“所以,归根结底朕还是不想对祖宗留下来的法度大改呀。就想着,如果朕能早点改,日后许就不必大动了。”
只是……
只是天卷的话如雷贯耳。
他是可以先做好自己的事情,可若是他能做的更多,为什么不做呢?
他既然想成为愚公,为后世子孙做表率。又为何不干脆成为那两名搬开大山的神仙?
正如天卷所说,不管是他,还是他的大宋,明明可以更好的!
在他之后,王安石变法或许失败了,但是在他这里,却未必会失败。
既然改,就给他改个彻底!
【好了大家,《十大少年天子心太软第一人——宋仁宗(下)》的盘点我们就到这里了。宋朝其实是up主不太想触及的一个朝代。因为这个朝代实在是太软弱了。软弱的让人火大!】
【但是宋仁宗此人却确有可圈可点之处,但是也更让人恨铁不成钢,让后人唏嘘不已。】
【好了,各位陛下们。接下来就要进入我们万分期待的留言阶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