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01章
    朱允炆压制蓝玉?
    想到目前的朱允炆才五六岁的年纪,蓝玉区已经成了他们大明的一员大将,朱元璋心中立即明了了几分。
    如果真到了标儿和雄英都已经去世的时候,这朝中除了老二老三老四,还真没几个能压制住他。所以那个时候的自己会这么做,也是正常。
    【回复10接上 朱元璋这才要拿下作风嚣张的蓝玉,结果牵连了很多大臣。这也是后世对朱元璋诟病的原因。】
    【回复11接上 所以,如果朱标父子不早死,大明的历史很可能会改写,我华夏的历史也可能会因此改写!】
    原来如此,怪不得后世会传什么火烧庆功楼,传他老朱暴虐,原来就是从这里化用来的呀。
    所以,他的大孙子不能就这么死了,他的标儿也不能就这么死了。他必须想办法让他们活下来,改写大明的历史。
    就在此时,却见帝王苑中又有一条消息闪现出来,竟是康熙皇帝成功将《牛痘的制备与种植方法》放到了帝王苑中。
    康熙也没想到自己能成功,见状甚慰。
    【@全科学霸再活五百年:朕已经将次秘籍发入苑中,各位有需要者自取。】
    大概停了数秒,天卷又一次热闹起来。
    【@子控凶残老父亲:多谢!】
    【@差点当了和尚的洁癖帝:多谢】
    【@呕心沥血爱事业:多谢父皇!】
    【@爱换马甲的抗狼兄:阁下高义,大恩不言谢!】
    ……
    帝王苑中是一片对康熙的道谢声,天卷中雷小萌的答疑仍旧继续着,如今已经进行到了最后一个问题:
    【@爱换马甲的抗狼兄:请问后世可有生子秘笈?】
    好吧,这个问题很接地气,但是作为一个未婚大龄女生,雷小萌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于是她只能抛出从网上搜集到的相关资料给抗狼兄。
    【回复1@爱换马甲的抗狼兄:咳咳咳,这个问题目前是没有解决方法滴。而且也不可能有,因为这是违背自然规律的。】
    【回复2接上 up主知道阁下困扰什么。其实我觉得阁下还是从量上入手吧,毕竟生得多了,自然概率也就大了。】
    宋仁宗很想说,现在他就已经累的不行了,再多好像也于事无补。
    【回复3接上 另外就是,时间上也是有说法的。就我们现在发现的一些记载,对于孕育成功的时间,古人似乎有误解,所以才会子嗣艰难。】
    【回复4接上 这里up主有一个网上流传的时间表,一会儿发给陛下,希望对陛下有帮助。】
    看到这里,雷小萌自己都乐了。她这个角色扮演也太投入了,连皇帝生孩子都管上了。
    而这个时刻表她也是在网上冲浪的时候,无意间翻到的,觉得有趣就存了下来。正好这次也算派上了用场。
    雷小萌立即将资料发送给宋仁宗,宋仁宗打开一看,却是一个表格。
    看着表格里的小字,宋仁宗皱着眉头使劲辨认着:“排卵期、安全期……这是什么意思?”
    “来人!”看不明白他索性不看了,立即吩咐道,“先抄录下来,稍后交给太医院查看。”
    若是有助益,就按这个表格让后宫各嫔妃实行,他这次,说什么都得生出儿子来!
    回复完上次的五条问题,终于进入了本期的重点,该盘点康熙大帝的功过了。
    【好了大家,留言回复完毕,现在我们进入到对康熙大帝的盘点。首先我们先说下康熙大帝年轻时的事迹吧。】
    【在这些事迹中,让康熙帝第一次在朝堂上崭露头角,就是他凭一己之力智擒权臣鳌拜的故事。】
    【这个故事,甚至还曾经出现在小学指定的课外阅读内容中。是教导小朋友们要勇敢和智慧,因此即便经过艺术加工也很有限。在历史上也是真实发生过的。】
    【故事的大概就是,权臣鳌拜欺负少年皇帝年幼,在朝堂中恣意横行,让满朝大臣敢怒不敢言,甚至最后还威胁到了康熙的统治。于是康熙就用计将鳌拜擒拿圈禁了。】
    “陛下,没想到这件事,在几百年后都被后人誉为美谈呢!”南怀仁操着蹩脚的汉话夸赞道。
    “美谈?”康熙摇了摇头,“后人说起来是美谈,又可知朕那时的担忧和害怕。”
    若是那次失败了,只怕今日就没有他康熙帝了!
    康熙的思绪不禁飘向了康熙八年。那一年,鳌拜的野心已经到了毫不掩饰的程度,为了擒拿他,他绞尽了脑汁。
    “十五岁,那个时候陛下还是个孩子,感觉到害怕和担忧是正常的。”南怀仁继续说道。
    “是呢,满朝文武都是老油条,有谁会在意一个孩子呢?”康熙自嘲的笑了笑,嘴角闪过一丝讽色。
    初起他想找外援,但是除了太皇太后,没人肯真心帮他,就连苏克萨哈,也被鳌拜逼着他下旨杀了。更是让他敢怒不敢言。
    所以,从那个时候起,他就知道,想要扳倒鳌拜,他只能靠自己。
    只有鳌拜倒了,那些朝堂上的宗亲贵族们,才不会看清自己,自己的皇位才能稳住,也才能完成父皇未竟的心愿。
    “孩子?”南怀仁想了想,“我记得听人提起过,擒住鳌拜的,就是一群孩子。”
    “当然了,那可是真亲自挑选的,能帮朕干大事的孩子们呢?他们都同朕的年龄差不多。一个个血气方刚,天不怕地不怕。听说朕要他们帮忙,一个个像打了鸡血一样,比那些大臣们可有担当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