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因为类似八议这些特权立法的存在,许许多多的人都想尽办法想要爬上特权阶层,”伍爱华很快又自己回到了之前的主题,继续说道:“管中窥豹,由八议和官当我们可以知道封建王朝是如何优待官员贵族,所以封建王朝初期,旧贵族被清理,上升渠道畅通,不管是科举还是军功,都可以让人从平民变为特权阶级,而且土地进行了重新划分,因为有希望,王朝很快呈现欣欣向荣的状态。”
“但是随着土地兼并,已经上升渠道逐渐消失,权利永远都只在一群人当中流转,民众渐无立锥之地,于是为了活下去,爆发起义,再次洗牌。”
“这几乎是封建王朝无解的问题,很多所谓的中兴之主,也就是拿出来一部分贵族阶层的利益,将它封给了快要活不下去的平民,所以王朝才能又延续百年,”伍爱华感慨着:“只要特权一直存在,而绝大多数的价值都要依附土地,那么人永远会为了一口饭而爆发一次又一次的战争。”
“不过,哪怕利益和土地解绑,发展出了资本主义,争斗也不会变少,工会是怎么产生的?是因为资本家只会压榨劳工血汗,活不下去的工人们只能爆发运动,倒逼资本家解决问题。”
伍爱华只是简单提了一下,就回归到之前的主题:“其实,直到宋朝时期,赎罪依然是限定在了八议的范围内,但是明朝将赎刑进行了扩展,适用范围变得非常宽泛,贵族和官员之外的平民百姓也可以花钱买罪。”
“这种形式是让社会更加动荡,还是有利于社会稳定呢?”伍爱华笑了:“学界大部分人的观点,都认为虽然赎刑让明朝应当接受处罚的罪犯逃脱了责罚,更加偏向于有产阶级,但是《大明律》相较于历代法律更加严格,因此赎刑和赎刑的判例可以稍微缓解一下明朝的重法,另外,这也是在不加重民众赋税的情况下,一种增加财政收入的手段。”
“虽然我本人不是很赞同赎刑这种制度,但是想一想,这其实也给了老百姓一个方向:假如你家没有学霸能够考科举,那就试试努力赚钱?”
“也不知道这个制度有没有为明末资产阶级萌芽作出一点微小的贡献?”伍爱华猜测道:“毕竟后期明朝的内阁制度和沿海地区作坊遍地,已经和英国君主立宪之前的社会形式非常相像了,如果不是小冰河时期的影响和清军入关,也许明朝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
第30章
“说起明朝的君主立宪,我个人又有两种完全对立的想法,”伍爱华叹了口气:“一方面吧,我觉得如果有可能君主立宪,开眼看世界,会不会我们就避免了那屈辱的一百年?”
“另一方面,我又觉得,如果革命不彻底,那就等于彻底不革命,朱家要是和那些王室一样万世一系凭借血脉享受税收供养,凭什么啊?”
“没做什么好事,也没做什么有用的事,就每天享用那么多供养,像是欧洲王室约束大一些的还好,如果是泰国王室那种,我辛辛苦苦赚的钱,国家收税之后花在他们身上,我真的会心梗的!”
【这事不能多想,好在我们国家没有这些王室贵族趴在大家身上吸血】
【说起赚钱交税,自从国家提高了个税工资薪金所得的最低额度,我已经好几年没有交税了】
【确实,扣除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生育失业保险,再扣除公积金,还能扣养老育儿房贷的专项附加扣除,我税前年薪十二万,每月到手七千多,也一分税都没有交】
看到弹幕讨论收税的问题,古人好奇了。
特别是改革家中特别缺钱的范仲淹和王安石。
【大家都不交税,国家从哪里收税保障财政呢?】范仲淹的问题被转化成了伍爱华看得懂的弹幕。
“国家也不是不收税,主要是对于中低收入人群收税不多。”伍爱华看到这个弹幕,解释道:“我当年可也是学过税法的,其实个人所得税并不占据国家税收的大头,甚至占比很小。”
【能够详细说说现在的税法吗?】王安石紧跟着问道。
伍爱华看到之后,有点犹豫:“我们这是科普古代法制史的频道,想听税法的朋友应该不太多吧?”
【不,很多!!!】有现代人发弹幕。
【对的,关系我钱包的事情,我从来都是特别感兴趣的】
【说实话我现在都没弄懂我的个税是怎么算的】
古人也非常热情。
【想知道怎么收税的】这是平民说想知道天上仙人是怎么收税的。
【符合什么标准的人可以不交税呢?】这些人不用交税,是不是和城里的老爷还有税吏有关系啊?
伍爱华闻言挠头:“那我简单说一下?也不用说太多,太深入的话,不仅大家听得烦躁,我也不懂啊!”
说着伍爱华就笑了:“如果大家真的需要知道,可以去问专门学税收专业的同学,我们学法律的,税法就那么薄薄一本,知道点基础罢了。”
【能知道基础就很好了】王安石说着。
伍爱华于是简单地说了起来:“我们国家目前的财政收入,主要是包括了税收和非税收入,其中税收分为流转税和所得税。”
“大家日常如果不经营企业的话,其实接触所得税比较多,特别是个人所得税,大家估计对个税最感兴趣,我们就多说一些,”伍爱华解释道:“个人所得税包括了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这四项被列入综合所得,每年需要汇算清缴,此外还有个体工商户经营所得,也是每年汇算清缴的,汇算清缴的意思就是第二年总体算上一年的收入,一起计算应纳税额,多退少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