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52章
    “当然,事情也有两面性,对于不想再嫁,本身也有孩子有产业的女性来说,这条规定就惠及她们的子孙了。”
    【这种时候就不要谈什么两面性了】
    【众所周知,服役的都是男人,说到底有好处的还是男人】
    【明朝真是个巨大的爱丁堡】
    【你们这么说也不对,人家母亲肯定也想要儿子过得好啊!】
    【拒绝母职绑架!】
    “根据流传下来的史料,据说是因为当初明朝官员觉得中原被元朝统治了百年,很多风俗已经少数民族化,所以需要对汉家旧俗进行恢复,净化民间不正风气,不仅大力倡导守节,对于小叔子娶寡嫂、大伯子娶寡居弟妹的,通通绞刑。”
    【好家伙,进一步断绝了寡妇的生存空间】
    【某些恶臭的想法我都能模拟出来了:看看这孤儿寡母,搞死侄子和他娘,兄弟的财产都归我,我家还不用负劳役,养着他们我又不能动,浪费粮食不是?】
    【世间固然有仁人君子,但是法律本应该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揣测民众,才能防患于未然】
    【前面的说的太文明了,都听我说:朱元璋我xx你老父!】
    说了一堆让人肝疼的规定,伍爱华吸了口气,才继续说道:“当然,大明律也不是没有好的方面。”
    “明朝时候规定禁止中表亲成婚,就是不允许娶自己姑姑、舅舅、姨妈家里的表姐妹。”
    “如果娶了,要杖八十,并且判决双方离异。”
    “对于中表亲结婚,唐律是不提倡不禁止,宋律是不赞同但是你们随便,明律是不仅要杖责而且强制离异。”
    “虽然这是因为明朝开国团队知识储备不足造成的误以为‘净化’少数民族风俗,但是也实际上达到了优生优育,避免了许多遗传病的悲剧。”
    “只可惜,他们好的不能贯彻,坏的发扬光大,贞节牌坊倒是全国闻名,中表成婚只要不被告发朝廷就不管。”
    “也是离了大谱。”伍爱华把脏话憋回,憋屈地吐槽道。
    第143章
    要不是一群人虎视眈眈看着自己,自己一个人做视频的话,伍爱华早就骂出来了。
    就朱元璋执政团队这种不把女人当人的架势,他被踢出千古一帝行列完全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深吸一口气,伍爱华才继续说道:“除了中表亲成婚不告不理之外,平民纳妾也是如此。”
    “在明朝之前,各个朝代只有对官员贵族纳妾的数量限制,毕竟不限制的话他们确实是会纳非常多的妾,但是对于平民没有限制,毕竟财力在那里养不起,本身也没什么权力,不会有人倒贴也给他们当妾。”
    “但是明朝是禁止平民纳妾的。”
    “在一开始的直播当中,我就和大家说过,明朝时期,平民四十以上无子才可以纳妾,违反者会笞四十下。”
    “但是实际中,平民被打之后,不会再有其他处罚,官府也不会强制平民和妾室离婚。”
    【朱元璋你真的别太爱了】
    【重男轻女到这个地步,我也是没想到的】
    现代人表示不理解的同时,很多明朝人却在为这个处理说话。
    【妾室都已经嫁人了,强令她离开夫家,反而才是对她生命不负责吧?】
    【离开夫家,那些妾室又以何为生呢?】
    现代人可不吃这一套:【所以还不是明朝强制守节?搁在唐宋元,再嫁就是了!】
    “婚姻法律上很多律令明朝执行不严,但是继承法却执行地很严,可能是因为继承人都是男性,能够去主张自己的利益吧。”
    “按照明朝的继承法,嫡长子、嫡长孙继承最大的份额,然后其他的儿子,不管是妻子生的嫡子,还是妾室、婢女生的庶子,都是均分,奸生子,也就是我们习惯说的外室子,分其他儿子一半的分量,没有儿子的,过继儿子继承,绝户的,亲生女儿继承,没有女儿的,官府继承。”
    【奇怪,按照明律这样,那些宗族逼死孤儿寡母是怎么侵占他们的财产的?】
    【法律是这样规定,但是古代,打点到位还不容易?】
    【你看古代父亲死了有财产的女性,要么是夏金桂那种家里有钱的,要么是林黛玉那种不仅有钱父亲还是当官的,就算这样,她们的财产不是被夫家惦记,就是被外家惦记】
    “说完明朝的继承法,我们来简单的说一下明朝的司法制度~”伍爱华说着:“正如弹幕中提到的,法律的制定是一回事,司法的执行又是另一回事。”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任何一个正统王朝,在设计司法制度的时候,一定是要想尽办法避免徇私枉法的。”
    “明朝的司法机构主要是三法司。”
    “三法司分为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从这一方面来说,和之前的朝代没有什么区别,非常平平无奇的三者各管各事互相监督。”
    “刑部还是管它的要案复核与司法行政,都察院还是管他的中央地方监察与参与审判,大理寺还是管它的复审,三个都要参加三司会审。”
    “唯一值得一说的,就是在洪武年间大理寺被废了好几次,知道永乐年间才固定设立。”
    “大家听到这里,可能想问,明朝司法机构就这么几句话就说完了?”伍爱华自问自答:“当然不,接下来我们就要说大明司法机构的重头戏:厂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