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66章
    “可以说雍正的养廉银出发点是好的,执行的举措也没有大的问题,但是为什么难以推行下去呢?”伍爱华解释道:“根据分析,大部分是因为人性。”
    “因为养廉银是根据官职大小来的,所以本身大官能够拿到大笔,小官就算一百倍也是小笔收入,实际上并不足以养整个衙门或者应付京城开销。”
    “而且,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能够不管上官脸色,一点经济价值、使用价值、情绪价值都不提供给上官的愣头青能有几个?但是古代男性能够单凭情绪价值就把上官哄好的很少,能干到干出大功劳帮着上官一起升官的更是少数,大部分还是要加上付出真金白银,才能让上官给出好脸色,毕竟别人都送就你不送,你说说你是不是对领导不满?”
    【男人当官都是打拼事业,能提供什么情绪价值?】
    【还有人能不出真金白银就把上官哄好?】
    【怎么没有?上官要是男女通吃,你长得帅又嘴甜就可以啊!他还会反向给你钱呢!】
    【第一种举例,韩嫣,第二种举例,霍去病】
    【这么一说,确实是一个路子啊!勇敢的人享受世界,勇于献身的人享受金钱】
    古代部分直男脸色就好比吞了茅山蛇草水一样扭曲难看。
    “有些上官还觉得自己身不由己,别的上官都收,自己不收,好像就是在用别人衬托自己,同事关系都要出问题了,而且别人送礼你不收,别人会觉得你对他有意见,到时候反而不利于你的工作开展。”
    “因为这些负面的人性弱点,雍正朝的养廉银还能发挥一些实际的作用,到了乾隆朝之后,基本上就是养廉银也要拿,贪污腐败也要做,充分诠释了什么叫做既要又要的贪婪无度。”
    “以至于,皇帝都知道抄家能够致富。”
    第152章
    【不仅皇帝知道,我也知道,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和珅没忍住擦了擦汗,只能祈祷乾隆帝活得更久一点。
    不是奴性坚强,而是除了祈祷乾隆多活一些时间,和珅又能怎么办?还能反了不成?
    当摄政权臣?乾隆帝别的水平不一定行,但是政斗水平相当厉害,谁能在他手底下摄政啊?
    还以为是入关之前的满国吗?
    弹幕中有人提出了疑问:【和珅应该知道自己会嘉庆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吧?他为什么不反抗呢?】
    【反抗?怎么反抗?造反?】
    【不是还有什么大清摄政王?】
    【摄政王都是哪个年代的事情了?】
    【那撂挑子不干,激流勇退总行了吧?】
    【开什么玩笑,继续干下去,乾隆给他独生子赐婚了公主,保住了他家血脉,就死他一个,妻子弟弟都死在自己前面,儿子侄子都活的好好的,怨气也很难积聚到反了他丫的那种程度吧?】
    【不得不说,乾隆这皇帝,做皇帝不太行,作诗不太行,做人不太行,但是人心洞察和将大臣们玩弄于手掌之中这事他是真的天赋异禀】
    【莫名想到嘉靖,也是擅长政斗但是皇帝做的一般般】
    听到有人将自己和嘉靖相比,乾隆不由怒火中烧。
    伍爱华这时候则说道:“和珅确实没有什么好选择,毕竟乾隆末年,君主中央集权达到顶峰,已经不是清朝初年的议政模式了。”
    “要知道,努尔哈赤设置了四大贝勒,分别是皇太极的兄弟代善、堂兄弟阿敏、兄弟莽古尔泰,以及皇太极。”
    “四大贝勒执政期间,即使皇太极从努尔哈赤手里继承了汗位,也要和另外三个人并排坐在一起听政,这在君主集权制国家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但是满人一直是游牧民族,所以大家对这一制度接受良好,因为他们本身就相当于一种紧密的部落联盟。”
    “就好比匈奴的大汗只是众多部落的共主,但是如果大批部落背叛,他们也就名存实亡,甚至大家可能会尊选出另外的大汗。”
    “这一时期,清朝还是一个初创状态,依然是汗国,而不是帝国。”
    “为了实现自己的专权统治,皇太极专门设立了八大臣和十六大臣,用来和另外三大贝勒分权。”
    “清朝的八旗分为正黄旗、镶黄旗、正红旗、镶红旗、正蓝旗、镶蓝旗、正白旗、镶白旗,而当时的八大臣就是分别出身于这八旗,一旗一个,不偏不倚。”
    【笑死,端水大师】
    【皇帝这个职位,核心技能不就是端水吗?当然,也可以叫做平衡朝堂,进行全国范围的利益再分配,只要分蛋糕分到大家都满意,或者做蛋糕的本事强到不满的人可以忍耐,就能坐稳皇位啦!】
    【说起来那时候不是有什么上三旗下五旗的说法,是按照什么分的?】
    【因为上三旗是皇帝直接统领的吧?】
    【皇帝不是只统领正黄旗和镶黄旗吗?】这个发言一看就是清朝初年以前的人说的。
    【还有正白旗啊】
    “说起来不知道清朝皇帝是不是很喜欢八这个数字,后来咸丰帝也给自己的儿子留下了顾命八大臣,虽然没什么作用。”
    “所有前任皇帝留下的大臣,继任都是看不顺眼的,不管继任的是皇帝、摄政王还是皇太后。”伍爱华讲了一个冷笑话。
    “多尔衮和顺治前后玩废了不少大臣,慈禧和恭亲王奕绅直接政变一竿子打死了八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