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4章
    出尘少年转头,看到祝枫她们后,露出了一个崩人设的嫌弃表情:“来的真慢。”
    说罢他直接走到正中间的木质沙发上一坐,催促道:“好了,见过面了,直接说正事吧,这次的委托是什么?”
    巫木没理对方这敷衍态度,让祝枫和鹿鸣在少年对面的木沙发上坐下后,介绍道:“他叫卜,过去在后巷工作,因为犯了点事儿我就把他招过来了。卜,这位是祝枫,这位是鹿鸣。”
    祝枫接过树枝递过来的茶水,看着对面人一脸不耐烦的样子,想了会儿道:“我感觉他声音很耳熟……?”
    一旁正嫌弃木沙发坐着太硬,扯来树叶垫屁股的鹿鸣闻言笑了:“姐姐这都能听出来呀~这家伙是后巷一个新闻播报员,我记得那新闻叫[后巷挖掘者]来着,总之几天前说了不该说的事情,现在节目被关闭了。”
    祝枫一听新闻名字便有了印象,这还算她经常听的新闻,印象最深的就是那播报员吊儿郎当的工作态度。
    再看眼本人,很好,形象挺对得上。
    祝枫:“不过干那种新闻播报还用本音?”
    不怕被认出来过后拉小黑巷吗,毕竟这主持人的主持风格还挺遭人恨的,完全不顾人死活的吐槽。
    鹿鸣:“他不仅用本音,现在看来还用的自己的形象呢,你怎么还没被打死啊?”
    鹿鸣是真的好奇,后巷好几个新闻播报主持全都用虚拟形象,声音更是直接用ai语音,遮遮掩掩避免被人对号入座。
    这人倒好,全方位本人出面,连脸上都印着名字,生怕别人不知道揍谁。
    显然鹿鸣的话刺激到了卜,他脸色变得更难看了,靠在沙发扶手上单手撑头冷笑:“不愧是涉黑组织的人,口口声声就是要把普通百姓打死,可怕的很呐。”
    鹿鸣讨厌他这阴阳怪气的腔调,当然也不觉得是自己不礼貌引起的对峙——毕竟除了对祝枫,她平时对别人都这个态度。于是小姑娘眉头一皱,就要直接起身物理说服对方。
    眼见办公室暴力要发生,祝枫看向旁边老神在在不管事儿的巫木,按下两人道:“好了,既然认识了就行,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是什么?”
    巫木接过话头:“之前后巷发生了一起意外车祸,围绕这个我们接到了新委托。”
    车祸?怎么又是意外车祸?
    祝枫脑子里反射性想起小雪的事情,看向巫木投在半空中的资料。
    资料里放着四张大头证件照,一张老人,还有三张小姑娘的。除了这个,还有四个人站在一起的全家福。
    巫木:“一位后巷老人领养了三个福利学校的小姑娘,但两天后在回家途中出现车祸,三个小姑娘当场丧命,老人因为去街角的面包店买东西而逃过一劫。”
    没有什么血淋淋的现场照片,但祝枫光听这个描述都不由皱起了眉。
    祝枫:“所以是老人给委托吗,那三个小姑娘死亡时产生了噩梦?想要梳理她们的噩梦?”
    巫木摇头:“这次的委托方是保险公司。”
    这是祝枫没有想过的委托方,毕竟她目前接触的噩梦基本都是和个人情感有关,现在出来个第三方,不明白是什么情况。
    好在巫木很快就补充道:“因为在事发前一天,那位老人替三个小姑娘买了比较昂贵的保险,但是第二天就出了意外。保险公司面临巨额赔款,想要调查清楚这件事情。”
    祝枫不中途发表意见,认真听完后问道:“所以噩梦是谁的噩梦?”
    “是那位老人的。”
    说罢巫木停顿了一瞬,继续道,“这次事故对那位老人造成了打击,老人那边一直催促着保险公司赔钱。今天上午保险公司上门调查,结果离开后老人便陷入了昏迷,紧急送往医院去了。”
    老人一直催促着要钱,怪不得保险公司会产生怀疑……不过只是昏迷,但并没有直接产生噩梦情绪团吧?
    巫木看懂了祝枫疑惑的表情,调出一个监控屏道:“对方的情绪起伏太过强烈,芯片已经发出很多次预警了。通过ai计算,87.3%的概率会形成噩梦,大约时间就在今晚或者明早。”
    祝枫:“原来形成噩梦还有预警?”
    巫木:“嗯,但那种瞬间死亡而产生的噩梦没有预警,只有这种情绪缓慢增加、最终崩溃的会被发现。”
    毕竟死亡后一切生理反应都会消失,想监控都没的监控。
    祝枫把事情简单在心里梳理了一遍,大概明白后问道:“有那位老人和三个小姑娘的资料吗?”
    她话音刚落,半空中的证件照就像是被点击一般开始放大,同时密密麻麻的文字消息出现在了下方。
    老人叫姜护誓,是后巷唯一一家正规医院的护士长,从四十多岁干到了一百岁,为人刻板,名声不是很好。
    最重要的是,无论是她身边的下属还是邻居,大家都统一了一点认知,那就是姜护士长真的很讨厌小孩,就算是那种乖巧的孩子在走廊里待着,她也会虎下脸把人赶走。
    但这么讨厌小孩的一个人,居然去福利学校领养了三个孩子。
    祝枫把视线投到那三个小姑娘的资料上,看到名字的瞬间抿唇闭上眼,刚才一直悬在头顶的石头砸了下来,砸得她头晕目眩。
    因为她过去看不见东西,所以在看到照片时她还没太大反应,但现在资料一出,她发现这三个孩子她都认识,甚至还很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