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7章
    “这么快?赶紧派人去催催。”
    “最近不知怎么的,好些穿着破破烂烂的庄户,都买得起一整匹布了。”
    ......
    杨家粮铺。
    “伙计,这个给我称十斤。”
    “我要剩下这半袋。”
    “不好意思,东家发了话,每人每日限购。”
    ......
    顺利将粮食运回,还了万记米行的那部分解了燃眉之急后,杨父又可以了。
    杨淑君再次过上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生活,只是心里一直记挂着欠戚渺的百两银子。
    她没有跟家里说自己遇到草寇的遭遇,也封了运粮队那些人的口,都是捏着卖身契的家丁,并不麻烦。
    谁让曾经有人说自己从草寇手底下逃命,最后被县衙当作他们同伙,屈打成招了呢。
    事关清誉,又关乎性命,众人嘴都挺严。但凡有人问,都说运气好没有遇见过。
    这是个共同的秘密。
    直到,杨家的家丁去了聚宝楼一趟。
    一个个都像见了鬼,将事情告知杨淑君后,她乔装打扮去了,还了百两银子,又被返了一百两,正不明所以的时候,赫然看到四个字。
    「祸从口出。」第二次。
    看着她冷下去的脸,戚渺收回条子,将其放在烛台上燃尽。
    送客。
    **
    聚宝楼外。
    “贤婿、炳哥儿,就是这里,按照我们先前说好的,你们无需言明身份,只要往里各存一万两就可以了。”带着女婿和外孙前来的万员外,忍不住搓了搓手,想到马上要拿回自己的一万两,还能额外多得一万,脸上的褶子都浅了一分。
    姚主簿但笑不语,要真有这好事,他为何不当第一人,还给旁人做嫁衣?
    深得其父真传的姚炳,同样没有表态,哪怕是外祖父所托,也得先利己。
    是以,当万员外将手中条子递给戚渺,又侧身让父子俩近前时,二人直接确认是否可以即存即取。
    “童叟无欺!”戚渺沙哑的声音响起,扫向三人的眼神古井无波,那怕鱼儿快咬钩了。
    “爹,让我先试试。”姚炳轻哼了一声,从怀中掏出一叠大呈国境内通用银票。“这里是一万两。”
    “存多久?”
    “马上就取。”姚炳不顾外祖父瞪大的眼睛,朗声道。
    “可以。”戚渺直接在他给的那沓银票基础上,又加了一叠。
    姚炳惊诧不已,还真可以?他接过仔细查验,缓缓转头看下姚主簿。“爹,是真的。”
    “炳哥儿!你答应过我的!怎么可以......”万员外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忙叫喊道。
    “可是外祖父,我也想存。”姚炳一脸无辜地回望他。
    万员外哑然,再看朝戚渺掏出两万两的女婿,心里算是明白过来了。
    这父子俩,一开始就不是被自己劝动的,而是早有准备。
    “爹,我们这一趟来回,净赚了三万两,实在太不可思议了。”姚炳凑近姚主簿,忍不住感叹。
    “确实难得。”哪怕贪墨多年,攒下丰厚的家底,姚主簿在拿到额外所得时,指尖都打着颤。因为,这是正当来的,干干净净。他可以光明正大地花,而不是藏着掖着、偷偷摸摸。
    就像今天来聚宝楼,也不能大张旗鼓以县衙主簿的身份。
    毕竟,哪个主簿能轻而易举掏出几万两银票呢?
    怀揣着激动之情来的万员外,从戚渺手里接过条子,听着她随口提醒的话。
    一股无名火从心底直接窜到天灵盖,对着努力按捺情绪的父子俩阴阳怪气道:“这算什么?要是能多存几日,直接翻好几倍。我明天来取,直接就能超过你们手中的数。”
    “外祖父此话当真?”姚炳眸光一闪。
    “左右我说的话,你们都做耳旁风,信与不信,自个问掌柜的去。”他还要去寻人,哪有闲工夫跟两人掰扯。
    ‘言而无信’占了大便宜的父子俩面面相觑,随即扭头看向戚渺所在。
    姚炳年轻沉不住气,又想试试第二次,被精于算计的姚主簿拦住了。
    【宿主怎么办?他竟然不上当?】见此情形,系统问。
    【正常,天上掉馅饼的事,但凡留个心眼,都能猜出有蹊跷。何况,成日与账目打交道、把钱看得比什么都重的姚主簿了。】
    【宿主你这个计划不完善,有漏洞,姚主簿已经发现如何钻空子了。】
    【他发现的太晚了。】
    【确实。穷到要卖儿卖女的平头百姓,早就想到这点,有了银子,熬过这个冬天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现在算下来,宿主你还是亏的。要是失败了,那个小乞丐怎么办?他还在等你回去。】
    【他跟着古田兄弟俩,或许过得更安生。】
    【宿主你是故意的?故意将张翠芝三人的卖身契交由他保管,又故意给草寇们几千两银子。就算你没回去,有那一家三口在他也饿不死,看在几千两银子的份上,古田兄弟俩也不会怠慢他......只是随手捡的小乞丐,值得吗?】
    【千金难买我乐意。】戚渺往后一靠,双脚离地,任由躺椅摆动。
    【......】系统郁闷得闭麦。
    与此同时,马车上。
    “爹,你刚才拦着我干嘛?这么好的机会,怎么能错过?”姚炳不解地问。
    “傻儿子,既然第一次存多少返多少,我们何不让家中奴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