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亲兄妹又如何?你是不是还担心要是生了男女之情怎么办?”
老爷子这话问得直接,崔清若犹豫了下,仍旧点了点头,“确有此虑。”
“这有什么可忧虑的?若是阿意真喜欢上那小子,就直接把人留在咱们府中做阿意的夫婿不就成了。”
啊?
什么?
崔清若满目错愕,一时以为自己听错了,直到老爷子将扫帚放下,对着她摆摆手道,“时间也不早了,回去吃点东西去吧。”
回主院的路上,崔清若边走边想,起初觉得老爷子的话未免太过于离谱,但是再一细想,竟——竟觉得未尝没有道理?
倘若阿意将来要成亲,那挑了纪昭做夫婿也不是不成——
纪昭本人,他们都熟悉,又是和阿意一道儿长大的;
纪家是商贾之家,再如何也比不过钟家,纪父和纪母更是不可能为难阿意;
更何况,成亲之后,直接让两人都一道住在钟府也不是不成,这样阿意就更不用受着什么委屈了。
这般一想,顿觉不错,崔清若脸上忧虑逐渐散去。
倒是旁边鸣翠忍不住开口问道,“若是那纪二公子不喜欢四姑娘可如何是好?”
没想到此话一出,鸣翠就瞧见她家夫人一脸不信,“怎可能?”
鸣翠一噎,但转念一想,也对,怎可能有人不喜欢四姑娘。
“那若是四姑娘不喜欢纪二公子呢?”
“不喜欢就不喜欢就是了,再另择一个夫婿不就行了?”
这逻辑好似也没有问题……鸣翠反复琢磨了几遍,笑着道,“夫人这下可以放心了。”
崔清若点点头,转而又摇摇头,“不过阿意如今年龄也还小,再看看也不迟,对了,你回头把小绫喊过来一下,我嘱咐她几句话……”
两人说着话间,忽而听得一道稚嫩的声音传来,“外祖母!”
“虎儿?”崔清若忙加快了步子过去,边走边道,“怎么这么早就过来了?”
徐虎儿生得圆圆润润,胖嘟嘟的,一路小跑着过来,一到了崔清若怀中,旁的话还来不及说,便转头就指着身后的婆子丫鬟小厮们向崔清若告状,“外祖母,他们欺负我!”
“哦?怎么个欺负法?”
“他们不让我去找小姨玩!”
后面的婆子怕崔清若生气,忙解释道,“是四姑娘院中的人说四姑娘还没醒,老奴怕打扰了姑娘,这才没让小郎君进去的。”
崔清若捏了捏虎儿的小手,笑着道,“你可听见了?”
“他们骗我!”
“你小姨的确还没醒呢,难不成你连外祖母的话也不信?”
虎儿鼓了鼓脸颊,这才不闹着要往松月院去了,由着婆子抱着一道儿去主院。
一路上,他一个劲儿探着头同崔清若说话,“外祖母,你见过我小叔叔么?”
“见过……说起来,你小叔叔上次回来应是去年秋时了,你还小,许是不记得了。”
“小叔叔很凶么?我爹爹说,我若是不听话,等小叔回来了,就让小叔教训我!”
崔清若步子稍慢,疑惑看向抱着他的婆子,“参明这孩子要回来了?怎么没听说?”
“回夫人的话,老奴也不是很清楚,只听说是要回来,但具体的时间就不知晓了。”
崔清若这才了然,不过想一想,这孩子也的确该回来了。
又是一年不见,也不知这孩子如今长多高了?
她这时还只当时间虽不确定,但最晚应也敌不过今年过年时。
谁知这一等竟是等到了次年的夏天时才有了音信。
……
说起来,这第一个得知音信的人,不是徐夫人和徐大人,而是阿意。
自从那日去看了篝火回来后,天气便迅速冷了起来。
阿意一向怕冷,到了冬日,每日窝在家中不肯出去,就这般,还是连着染了两次的风寒。
好在这年冬的风雪不大,年后元宵一过,再倒了一两次春寒,一放晴时,天气便骤然暖和起来,阿意春困还未消散,夏日就不知不觉笼罩了顺江府。
这日,阿意午睡一醒来,就光顾着缠着三姐姐问昨日新相看的郎君如何,直把人缠得无奈后找了由头忙去了后,她才忽然想起昨晚收到的信似乎还没拆封?
听见她问,小英子忙去将信取了过来,“四姑娘,便是这封。”
信封上未写寄信人,但阿意只扫了一眼便猜着了是谁送来的。
果真,一打开便是熟悉的笔迹——
她先大概扫了一遍,才又从头细细读起,小英子见状,便放轻了步子先下楼去了。
阁楼上,阿意不知看着了什么,忽而坐直了身子,忍不住惊讶地“咦”了声。
纪昭一上楼就听到这一句,顿时侧眸看来,“怎么了?”
第55章
阿意将信在手中扬了扬,眸子中满是笑意,“参明哥哥说下个月就回来了!”
徐参明?
纪昭本是没当回事,但是一触及她的笑颜忽然心头一闷,脑中还未反应过来,语气故作不经意,眉头却不自觉已经皱起,
“他回来,就值得你这般高兴?”
阿意只顾着低头继续看信,并未察觉他话中的不对,闻言一边将手中信纸翻页一边点头,“参明哥哥回来,我自是高兴的呀!”
她一口一个参明哥哥倒是叫得欢快,纪昭眼睫微垂,掩去其中莫名的烦躁,只拉过椅子坐在她身侧,随手将案上的书拿来翻来,刚翻了两页,忽然侧眸看向旁边少女,声色淡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