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4章
    苏蕊看到对方消瘦的背影,找人说话也是柔声细气的,顿时觉得他压制不住庆男村的那帮瘪犊子。
    果不其然,等到他离开,在黄蓓的追问下赵阿姐无奈地说:“庆男村的人不听他的指挥,非要自己推举书记。他算是遇上大麻烦,想找我取取经。”
    妇委会办公室原本只有一间,上个礼拜将小杂物室清出来,作为赵阿姐的独立办公室,其他干事全都在原来的办公室办公。
    苏蕊的办公桌靠墙,对面桌坐着的就是黄蓓,三不五时找她说八卦,苏蕊选择性的听,听不过去的就怼,这些天下来,黄蓓不大爱找她说话,估计生气了。
    但苏蕊乐得清净。瓜可以吃,但话不能乱讲嘛。
    苏蕊放下钢笔捧着小脸说:“庆男村的人这两年被郭庆旺惯得不行,贪小便宜无大义,并不好管理啊。”
    赵阿姐拍拍苏蕊的肩膀说:“你说的太对了。说实在话我也没有好办法告诉他,只能让他坚持工作,持之以恒地动员庆男村的劳动力,争取...哎,争取以德服人吧。”
    苏蕊说:“以德服人啊,那得看对方是人还是白眼狼咯。”
    赵阿姐也摇摇头,似乎看到新书记的最后结局。
    中午休息过后,苏蕊继续走访孤寡老人家庭。
    检查她们的煤炭、屋顶与大炕、粮食。
    这些天下来,苏蕊看着镜子里自己的笑容,都有种慈眉善目的感觉。
    腊月二十八,不用去村委会上班。
    苏蕊在西屋缝着褥子。
    眼瞅着天要下雪,她的褥子的加紧缝出来。
    苏力在外面劈柴,苏蕊爬起来看了眼,感叹地想,还是得尽快找个上门女婿。她劈不动柴火,只能让她爹受累了。
    “你们相处的怎么样了?怎么不看你写信给叶同志?”苏红佩端着一盆面进来,要捂一晚上发起来,提前一天把过年的饺子包好,后天当天直接热了吃。
    苏蕊随口说:“写了也寄不出去,大雪把路都埋住邮递员都不来。”
    苏红佩说:“那你托方团长送去?”
    提到方池野,苏蕊的心猛地揪了一下。她佯装专注地缝着褥子,小声说:“不想让他送了。”
    苏红佩没发现小妹的异常,哪里能想象的到苏蕊上次和方池野分开后一个劲儿地梦到他。
    还以为很快会见面,一晃眼大半个月过去。
    苏蕊捧着大茶缸咕嘟咕嘟灌下半杯凉水,看得苏红佩直皱眉:“也不怕寒到你?”
    苏蕊剥开下嘴唇,跟苏红佩看:“我都起大燎泡了。”
    苏红佩诧异地说:“好端端地怎么还起包了?抹点牙膏?”
    “不用。”苏蕊不敢说是因为方池野和叶迟放的事,她这些天想来想去,觉得自己对叶迟放其实没有感觉。反而对方池野报以非分之想。
    “我不想跟他处了。”苏蕊放下针线,认真地跟苏红佩说:“当初也不过是为了不被痴傻缠住,现在有部队在,我也是干部,不怕他们再纠缠。”
    苏红佩不赞同地说:“之前不是好好的吗?”
    苏蕊挠头:“...他是个好人。”
    苏红佩:“......别跟我来这套,我问你到底怎么了,突然这样?”
    苏蕊小脸被炉子烤得有些热,她打死也不会说自己连日梦到方池野。她悄悄摸了摸胸口,小木屋里的悸动还在胸腔里回荡。
    明知道俩人差距太大,而方池野也有喜欢的人,她还是不想让自己心里有个人,然后又跟别人来往,她过不去心里的坎儿。
    “就是没感情。”苏蕊说:“不喜欢。”
    苏红佩不想苏蕊跟“叶迟放”分开,当晚劝了许久,勉强让苏蕊跟“叶迟放”保持书信联系。最好让对方主动说分手。
    苏蕊也觉得大姐说得对,那人是劳改犯,要是被逼急了兴许会做出不可想象的事情,于是磨磨唧唧地拿出信纸,在上面冷淡地写了写天气和过年的情况,表现的比气候更加的冷酷无情。
    不知邮递员什么时候来,往邮筒里投了信,苏蕊整个人投入在过年之中。
    小坝村今年过得热热闹闹,再也不用把集体猪分给庆男村的人吃。中午吃了饺子,听着广播里欢乐的春节歌曲,整个村庄洋溢在快乐中。
    丸子这帮半大孩子们总算有压岁钱买鞭炮,村子里霹雳吧啦到处都是炮竹声。
    ......
    过完正月十五,开年上班第一件事,不快乐了。
    “凭什么要把扫盲学校盖在庆男村边上?咱们过去不得两个小时?”苏蕊盯着公社下达的文件,想要把它看透。
    赵阿姐无奈地说:“庆男村过年期间选举了新书记吴丹,吴丹带人把自家三间老平房收拾出来,用作扫盲学校使用。这样不需要公社批款省下建校的钱,公社领导自然是愿意的。”
    “三间平房能装多少人学习?”苏蕊说:“顶多二百人。庆男村自己都不够装的。”
    赵阿姐说:“我跟吴书记商量过,能不能两村各自出一笔钱在中心地带建一所扫盲学校,也可以动员义望村的人也出点,这样规模大一些,以后就算不办扫盲班,作为村庄小学也是可以的。”
    不用赵阿姐说后面的话,苏蕊也知道吴丹八成要跟小坝村对着干,不会同意她的建议。
    既然扫盲班的选址定下来,她们也没有其他办法。在开春前,动员文盲与半文盲希望她们能参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