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蕊又问:“那棉帽?”
方池野说:“给了。”
苏蕊点点头,下车的功夫,站在车门口说:“谢谢你方团长,你真是个大好人。”
方池野猝不及防收到张好人卡,一时哑然。
卸下黑板,苏蕊欢快地冲到办公室里跟赵阿姐说这个好消息。
方池野站在车边等了一会儿,听到里面雀跃地声调,小嘴巴叽叽喳喳说着话,摸了摸兜里的坦白信...重新回到车里。
秦山挑眉说:“就这么走了?”
方池野说:“我来开?”
秦山说:“那我干什么?”
方池野说:“跟在后面跑回去。”
秦山腹诽着想,老方八成被“大好人”三个字刺激,一时无法跟苏蕊同志说实话了。
这八字还没一撇,怎么就先惧内了呢。
“等等,方团长。”赵阿姐从办公室出来,她询问方池野:“请问教学选址在什么地方?我好让人提t前收拾准备。”
方池野说:“青凤中学怎么样?”
空置的青凤中学去年底用作部队临时办公场所,里面休整的差不多。地方也合适,距离小坝村村委会,步行过去也只需要二十分钟。
“那自然是最好的。”赵阿姐犹豫着说:“但是会不会太大了?白浪费那么好的地方。”
“那就作为中小学教学场所预备着,我会跟县里通气,这件事不用你们操心。”
方池野说:“附近村庄学龄儿童不少,总不能一间学校也没有。就算现在没有,以后也得有。知识的火焰终究需要代代传承。”
赵阿姐频频点头:“你说得对,要往以后打算。”
方池野走后,苏蕊站在赵阿姐身边见她满心欢喜。
赵阿姐是个情绪不大外露的人,苏蕊忍不住问:“赵阿姐,你怎么这么开心呀?”
赵阿姐是过来人,笑了笑说:“托你的福了。”
苏蕊不明所以:“我就去了乡里一趟,事情也没办好。”
赵阿姐说:“不是这个。我说的是青凤中学要作为附近中小学预备校址。以后咱们的孩子上学,再不用路过庆男村到县郊去了,这比思想班的意义更长远。”
黄蓓不知什么时候出来,也说道:“我还记得听人家说,庆男村的人忒不是东西,从前还在去学校的必经之路上设闸口。不让咱们村的孩子过去考试。现在可好了,轮到咱们给他们设闸口了。”
苏蕊说:“他们到青凤中学去,来回得三个小时。我见着他们未必愿意。”
黄蓓说:“他们不乐意那更好不过了。书籍是进步的阶梯,他们不乐意进步,咱们没必要拽着他们往前走。”
“回头安排人把青凤中学再收拾一下,至少准备三间教室出来。”
赵阿姐往办公室走,嘱咐道:“这件事情既然方团长说了,想必不会再有改变,回头我跟大家伙宣布一下这个好消息。”
“那我把黑板放到空办公室,过两天组织大家过来学学拼音,争取打个好基础。”苏蕊又把扫盲教材递给赵阿姐:“方团长说可以用这个先学着。”
“你居然弄到扫盲教材了?”黄蓓大惊小怪地说:“宋大娘她们找庆男村的人借,他们谁都不借。还说宁愿用来烧炕,也不给咱们呢。”
苏蕊说:“他们算个什么。正好没事,你跟我一起抄一份出来。”
黄蓓硬着头皮说:“那我再找几个人,总不能就咱俩受累啊。”
正合苏蕊的意思,她跟赵阿姐打了招呼,便跟她一起找人在办公室开始抄教材。
黄蓓的大嘴巴起了作用,知道苏蕊弄到扫盲教材了,宋大娘她们几个玩得好的,叫上会写字的知青和年轻同志,先一步来到办公室,跟着一起抄书。
比起前段日子的丧气失意,宋大娘笑得合不拢嘴,守着她们抄了一整晚,还约好后面几天继续抄。
隔日。
苏蕊扛着大扫帚,跟其他人一起来到青凤中学打扫卫生。
部队用过的地方就是不一样,收拾的干干净净,许多落了墙皮的地方,也给简单修缮过。
经过几天的打扫,青凤中学显出曾经的体面来。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操场上坑坑洼洼,苏蕊跟赵阿姐打了报告,打算买来水泥添补上。
赵阿姐说什么也把苏蕊买黑板的钱报销,又给青凤中学的大铁门配上一把拳头大的铁将军。
苏蕊锁上门,将钥匙塞到碎花布小钱包里,耳后传来假惺惺的招呼声:“同志们好啊,你们这是要打扫学校啊?”
吴丹来晚一步,没看到学校里的景象。伸着脖子瞅了瞅,被苏蕊挡住了。
苏蕊皮笑肉不笑地说:“吴书记呀,大忙人啊,怎么到我们小坝村的地界来啦?”
吴丹挤着笑,眼尾的皱折炸开花:“听说你们军民联合,要办思想班?这么大的事,怎么没人通知我们庆男村?”
苏蕊说:“哟,郭庆旺不是进去了么,怎么还有人要管我们小坝村的事?”
吴丹知道今时不同往日,见苏蕊不想跟他说实话,也不绕弯子了说:“思想班比扫盲班好太多了,根本不是一个档次上的事。你们小坝村遇到好事怎么能贪吃贪占呢。”
苏蕊乐得不行,这就是恶人先告状吧。
她笑呵呵地说:“我也想让你们庆男村报名参加呀。”
“那现在报名来得及吗?”听到这熟悉的腔调和话语,吴丹眼皮子骤然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