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0章
    祁皇后把茶杯放下,拿起帕子按了按嘴角,这才笑道:“今儿上午沧浪园的事儿,太后娘娘可听说了?”
    太后也放下了茶杯,看向下首的皇后,笑道:“皇后也听说了?看看,哀家常说京城这么大,都不够这俩孩子闹腾的!”
    皇后一听这话,心里火噌一烧。
    明明是明珠郡主打了人,她娘家阿斌是那个被打的!四年前那次还是往人身上抽鞭子,这次直接上了脸了!眼下祁国公府乱成一片,阿斌死死把自己关在房中,她母亲心疼幼孙疼得都病了.....
    结果太后就轻飘飘一句孩子闹腾就算了?
    皇后不笑了,看向了上首太后,一字一句道:“再怎么闹腾,都不该打人呢。”
    太后顿时道:“到底是皇后懂事,哀家也是这么说呢!宋大人就不是咱们皇家的女婿,那也是三品大臣,当着一水榭的人,阿斌居然说打就要打,听到那一鞭子抽下去的时候,哀家这心真是!”
    说着摆摆手,似乎说不下去了。
    皇后的火气一下子变成了塞子,堵在了胸口,上不来下不去的!声音都拔高了:“郡主她——”
    “确实不该,怎么能轻动先皇所赐金鞭!”
    一句话让怒气勃发的皇后那句没说完的话就彻底堵在了心口,烧得她一颗心在腔子里疼。皇后一双保养得宜的极美的手几乎要把手中茶盏攥裂。
    金鞭出,别说打一个公侯世家子弟,就是打了公侯本人,也只能先挨下鞭子,再分辨是非。
    太后格外和蔼地询问了一句:“皇后,你看是不是这个理儿?”
    仁寿宫殿堂安静极了,好一会儿都没人说话。
    皇后慢慢松开了攥着杯子的手,掌心已经一片红。她起身,微微一福身,向坐在上首的人道:“太后说的是呢。”
    说着也不等人开口,祁皇后直接道:“臣妾心口不舒服,不能陪太后说话了。”
    也不看太后,直接带人退出了仁寿宫。
    周嬷嬷看向太后:“娘娘,您看这?”
    太后娘娘淡淡一笑:“你不是说了,皇后,年轻。”
    离开仁寿宫的皇后直接去了陛下所在的乾清宫,根本不等人通报,径直就进了陛下内书房。
    房内正有美人陪驾,见此错愕不敢动。
    皇后直接一巴掌下去,美人身子一歪,惊惶倒地,捂着脸抖,哭都不敢。
    很快就有太监把美人拖了下去。
    皇后直接扑进陛下怀里,泪珠子纷纷而落:“陛下,妾又乱规矩了,您罚臣妾吧!”
    说着哭得呜呜咽咽,一如当年还在王府时一样。
    正昌帝叹了口气,搂着怀中人:“你呀,说了多少次,需得忍耐。”
    皇后哭得越发呜咽:“臣妾就是难受,难受极了.....她为何能如此欺侮人.....”
    正昌帝抱着祁皇后,身子微微颤抖。
    *
    此时的北边原献王封地,草木才抽芽,燕草如碧丝。
    曾经的献王府邸,几经重建,如今堂皇俨然一个小皇宫。其中一处殿内,原献王妃,如今的献王太妃正合眼靠着软枕。
    献太妃比太后娘娘小两岁。论起来,她还算是太后的表妹。只是不比太后当年娘家富贵,她娘家早早衰落,把她送往京城,得以跟当年还未出阁的太后同在一处读书学女工琴棋。
    前朝香炉燃着千金一把的龙涎香。
    一旁下人见榻上太妃睁开眼,忙捧着香茶上前。
    献太妃喝了一口,吐在另一个宫人跪捧着的漱盂里。温润的青玉漱盂,被下人小心养着,比捧着漱盂的年轻丫头的手还润。
    丫头无声地捧着漱盂退出了殿堂。
    一旁早有大丫头端着另一盏茶上前,一揭盖子就是扑鼻的茶香。真正懂茶的人立即就能闻出这是只有南边九龙山上那几株老茶树才能产出的顶级银山茶,是真正有价无市只内供皇家的茶。云雾笼罩的九龙山上,这几株茶树都是有人专门把守的。
    大丫头笑道:“陛下孝顺,奴婢听说一共得了不到五十斤,就悄悄给咱们这边送了二十五斤还多。”
    “砰”一声。
    茶盏碎片带着修长的茶叶碎了一地。
    大丫头根本不知道自己哪个词又用错了,惹了太妃这样大的怒气。她惶惶不安跪在了一摊茶水之上,只磕头,不分辨。
    碎瓷片划破了丫头雪白的额,触目惊心的血。但无人放在心上,丫头依然磕头,只求太妃仁慈,不要追究自己的错。尽管此时,她依然不知自己错在何处。
    “好啦!”
    半晌,太妃的两个字,让地上的丫头如蒙大赦,这才感觉到额头火辣辣的疼。
    就听上首太妃的声音:“这茶.....哀家尝着确实不错,回头漱口就用它吧。”
    大丫头忙磕头应是,带着湿漉漉的裙角下去吩咐了。
    门口又有丫头进来。
    旁边人都瞪视这个跑进来的丫头。
    丫头这才发现殿内凝滞的气氛,但自信自己带来的消息足以让太妃消气。“娘娘,太子殿下快到了!”
    果然,面色阴沉的太妃立即一喜,扶着下人站了起来:“快到了?”
    “城中已接到前方快马来报,说是日落时分就能到!”
    “这样快!不是还得两日?”太妃扶着丫头向前出了房门,看向了天边日头。
    跟上来的下人殷勤回道:“必是殿下惦念娘娘,也不知一路怎样辛苦才能提前两日,如此也可以多陪娘娘两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