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7章
    有了鸡鸭,就有源源不断的鸡蛋和鸭蛋。
    承隽尹失笑,“好,买。”
    “钱都在你那,你想买什么都行。”
    棠哥儿眼珠子一转,“那我想买棉花和布匹。”
    他要做一个大大的被子,可以让他在床上自由翻滚。这样他也不用天天挤在夫君怀里,好像他多孟浪一样。
    承隽尹不知道棠哥儿在想什么,爽快的说:“都买。”
    牛并不是想买就能买的,承隽尹本想去找牙人打听,牙人笑着说:“来的早不如来的巧,今早刚有人来我这说要卖牛,他前脚走,你们后脚就来了,您说巧不巧?”
    承隽尹和棠哥儿对视一眼,让牙人带他们去看牛。
    牛刚好一周岁,看着没什么大问题。
    牙人介绍说:“这头牛是他家里的老牛生的,本来他是想把小牛养大后分给大儿子,但其它几个儿子不愿意,最后吵来吵去决定把牛卖了,换成银钱平分。”
    承隽尹问:“多少钱?”
    “十五两!”牙人狮子大开口,将牛夸的天花乱坠。
    承隽尹为难的皱起眉头,“棠哥儿,要不你再给我七两?”
    牙人一直以为承隽尹是主事的,没想到真正管钱的竟是身旁一直不吭声的俊俏小夫郎,他惊的愣了愣,心情十分复杂。
    他这还是第一次看到夫郎管钱呢。
    第17章 玉佩
    棠哥儿听到承隽尹的话,板起脸说:“不行!最多再给你二两银,如果谈不拢,那就别买了。”
    他故意装的凶神恶煞,落到承隽尹眼里却像只小猫在张牙舞爪,可爱的让人想将他抱在怀里揉搓。
    牙人惊呼,“十两?那怎么行!”这一压压五两,这可太狠了!
    “算了。”承隽尹失望的叹了口气,“夫郎,我们走吧。”
    牙人见着承隽尹就这么放弃,急了,“别走啊!十两也不是不行!”
    那老农要求的是不低于九两,十两虽说挣的少点,但蚊子再小也是肉啊!
    承隽尹脚步一顿,和棠哥儿相视一笑。
    牵着牛走出牙行,承隽尹又花两百文钱定了个板车,约好天黑之前来拿后又带着棠哥儿去买匹布和棉花。
    买完棉花和匹布出来,天还亮着,承隽尹看了眼隔壁的胭脂铺,拉着棠哥儿走了进去。
    棠哥儿茫然的问:“夫君,我们来这里干什么?”
    承隽尹反问:“你觉得我们能来这里干什么?”
    他拿起一盒脂膏,就有小二上前介绍说:“这是夫郎哥儿们最爱用的白玉脂膏,抹在脸上、手上能让皮肤一整个冬天都光滑如初。”
    承隽尹问:“对冻疮有用吗?”
    棠哥儿的手和脚一到冬天就长冻疮。
    小二给他推荐另一款专治冻疮的药膏,最后承隽尹两样都买了。
    棠哥儿看到一小盒巴掌大的脂膏就要一百文,小脸心疼的都揪起来,又不得不拿钱。
    钱刚拿出来,就见一个身着粉色长衫的姑娘挤到他们面前,把几个昂贵的脂粉放在掌柜面前,转头看向棠哥儿,以命令的语气说:“给我一起付了。”
    承隽尹眉头一拧,认出了来人。
    棠哥儿的堂妹,林氏的女儿,景美幸。
    棠哥儿看都不看景美幸,只面无表情的问掌柜,“七百文,对吗?”
    这是他们买那些东西的钱。
    景美幸一愣,姣好的面容因愤怒变得扭曲狰狞,“棠哥儿,你敢装作不认识我?”
    棠哥儿一进来她就看到了,本以为棠哥儿嫁给承隽尹不会有什么好日子过,没想到承隽尹突然就不打人了,还做出什么凉皮挣了不少钱。
    她安慰自己,承隽尹不会喜欢棠哥儿更不会对棠哥儿好,可她看到的却是承隽尹连钱都让棠哥儿管。
    这十里八村的男人哪个不是把钱藏的紧紧的生怕被嫁进来的媳妇偷拿?棠哥儿凭什么能有这么好的运气?
    看到棠哥儿要付钱,她再也忍不住了,拿上自己平时想买却没钱买的东西就冲上去。
    她不怕棠哥儿不给她买,因为棠哥儿怕她。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棠哥儿连她家里养的一只鸡都不如。
    可她没想到这才短短一个月过去,棠哥儿竟然就敢如此无视她?
    “我认识你。”棠哥儿将钱收好,抬头看她,“景美幸,我的堂妹。”
    景美幸不敢置信的质问,“那你还敢不帮我付钱?”
    “棠哥儿为什么要帮你付钱?他已嫁给我,是我承隽尹的夫郎,花的是我承隽尹的钱。”承隽尹将棠哥儿护在身后,“我倒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景家未出嫁的大闺女花钱竟要我一个外男来付了?”
    景美幸脸色一白,“你别胡说八道!我是要他帮我付钱,他是我堂哥!”
    一旁的哥儿看不下去了,怒斥,“堂哥就要帮你付钱吗?”
    有人应和,“就是啊,又不是亲哥,一个未出嫁的姑娘怎么这么不要脸?”
    景美幸听着众人的议论声,脸涨的通红,当听说有人在打听她是哪个景家的姑娘时,她再也待不下去,灰溜溜的跑了。
    承隽尹看着她的背影,眸色暗沉。
    景美幸一个未出嫁的姑娘都敢对棠哥儿这种态度,可想而知棠哥儿以前在景家过的是什么日子。
    棠哥儿看到景美幸吃瘪,心情很好的抓住承隽尹的手,“夫君,我们去对面首饰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