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11章
    吏部尚书闻言,满意的点点头。对于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长子,他还是很满意的。
    只见他沉思片刻,沉声道:“你说的没错,此事确实需要谨慎处理。只不过,你我父子二人须得谨记明哲保身的道理。此事太过荒诞,必有人反对,我等实在不必做那出头之人。”
    青年微微颔首,轻轻叹了口气,道:“如此甚好!”
    在这个秋风萧瑟的夜晚,京都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不同寻常的气息。
    而这场争论的主角,贾家三兄弟,正睡的酣畅淋漓,毫不知晓京城的波澜。
    第二日清晨,朝霞满天,皇宫的钟声回荡在京城的大街小巷,宣告着大朝会的开始。文武百官齐聚于金銮殿,各自怀揣心思,等待皇帝的圣驾。
    皇帝坐在龙椅上,目光扫过殿下众臣,心中叹了一口气。
    昨天连夜将消息传了出去,按理说,今天应该没有那等子不长眼的东西了吧?
    只是,看着站在一旁跃跃欲试的御史台众人,皇帝一时间又有些拿不准了。
    罢了,早点开始,早点结束吧!
    想到这里,皇帝他微微咳嗽一声,开口道:“前些日子,东平郡王带领众将士在西北边疆与戎狄一战!我大靖朝战士骁勇善战,惊灭戎狄一族,保我朝西北边境数十年无战乱之患!”
    话音刚落,文武百官立马跪地行礼,高呼:“天佑大靖,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满意的点点头:“平身吧!”
    众人这才起身,继续恭敬的望着皇帝,等待接下来的正餐。
    果然,皇帝略一咳嗽,继续说道:“有功则赏,有过则罚,赏罚分明,方可治军!宣旨吧!”
    于是,一个内侍上前一步,拂尘一甩,朗声说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先有西北戎狄异族,屡犯我朝边疆,幸得东平郡王率领众将士英勇抗敌,一举歼灭戎狄,保我朝西北边境数十年安宁。此乃国之大功,东平郡王功不可没。
    今特封东平郡王为东平亲王,加封金印紫绶,享亲王之尊荣,赏黄金万两,锦缎千匹,以示朕之嘉许。
    另有镇国公陆安生,身为先锋,智勇双全,谋略过人,此次战役中亦立下赫赫战功。特封陆安生为镇国公,加封金印紫绶,赏黄金五千两,以示朕之褒奖。
    ……
    京营节度使贾琏,为荣国公之子,英勇无畏,表现突出。特封贾琏为荣国公世子,赐金印,赏黄金三千两,锦缎五百匹。
    宁国府贾珍……特封贾珍为宁国侯……
    荣国府贾环,虽非嫡系,但此次战役中亦立下战功。特封贾环为两江总督府副将……
    ……
    钦此!
    随着内侍的话音落下,满朝文武都愣住了。
    皇帝这是什么意思?一道圣旨封这么多人,还都是有功之臣……
    御史台众人更是抓耳挠腮,总不能为了贾家三个人,就请皇帝收回褒奖这么多人的圣旨吧?
    毕竟,旁人也就算了,他们这些文弱书生,实在是不想跟东平郡王,哦,不对,现在是东平亲王,出去“比划比划”啊!
    然而,还不等御史台的御史们想出对策,刚才圣旨里提到的众人已经上前行礼谢恩了。
    在众人谢恩后,内侍忙不迭的喊道:“退朝!”
    然后,皇帝就走了……
    御史们:皇上,您不厚道!
    皇帝:回见了您嘞!
    第344章 赦大老爷下江南
    皇帝刚走,御史们就捶胸顿足起来:“怎么就这么让皇上走了呢!”
    东平亲王闻言,暗戳戳的往人家跟前一站,不怀好意的说道:“怎得,你们对圣旨有意见?”
    御史们:不敢不敢!
    东平亲王可不管那么许多,只见他咧着大嘴,呲着一口大白牙,笑嘻嘻的说道:“你们若是质疑本王的本事,可以与本王去城门外比划比划!”
    这时,贾环跑上来,习惯性的拍马屁道:“大帅,要是这些个书生当真要跟你去比划了,可怎么办?”
    东平亲王斜睨了一眼众御史,然后咬牙切齿道:“就叫他们签下生死状,死生不问!”
    众御史:溜了溜了,不跟这个疯子玩!
    不等东平亲王说完,那帮人就都跑远了。
    贾环见此,笑嘻嘻的说道:“大帅快瞧,这些人想来都是往城门外跑去了,就等着跟您比划呢!”
    东平亲王闻言,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却带着几分狡黠。他挥了挥手,像是驱赶苍蝇一般,轻松地说道:“罢了,他们不过是一帮嘴皮子厉害的文官,哪里懂得战场上的生死较量。若是真去了城门外,只怕吓得腿都软了。”
    说罢,他一把勾过贾环的脖子,问道:“怎得,你小子怎么要跑去金陵了?要不要本王去跟皇上讨个情,留你在京城里?”
    贾环闻言,连连摇头:“别,您可别坏了我的好事!”
    说完,贾环就跑了,一副生怕东平亲王追上来的样子。
    原来,林芃早就使人传了信儿给贾环,待他去金陵后,便可以娶的美娇娘了。
    就这样,贾环哪里还愿意待在京城之中?他的一颗心,早就飞到了金陵。
    当然,这话还要从头说起。
    原来,在甄士隐问过薛家兄弟的当天下午,薛蝌便启程了。
    经过他日夜不停的赶路,竟是硬生生的在第七天,就赶到了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