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78章
    谢砚行皱眉,仔细捋清线索,“与叛臣贼子勾结,真是胆大包天。当地知府知县竟是任由发展,果真是天高地远,尸位素餐。”
    说的真切,这部分官员对管辖范围内的部分事情视而不见,任由商队胡作非为,的确失职。
    但别以为他没听出来,最后一句想说天高皇帝远,倒是让这等芝麻小官成了气候。
    江无眠还是说了句公道话,“不至于一竿子打死,仍有人好好为人做官,真正为一方父母。唐湖至今还在学韶远县发展,为能搭上码头发展的快船,都在县衙后头亲自养蚕了。”
    初次谋面,这位广台知县还在为县中流民奔波。如今走上正轨,又为百姓琢磨出路,真切为治下百姓考虑。
    奈何广台的底子实在薄弱,治理多年,只能说刚刚起步。
    想盘活一地,离不开土地庄稼,这是最为基础的资源单位。
    然广台县的土地实在糟糕,多是盐碱地。此刻没有盐碱地上生长的粮食作物,需要一代代培育才可。
    当然,部分经济作物与经济林木倒是能生长,然现在的广台需要的是粮食,总不能一直从其他地区买粮为生,并不利于一地发展。
    江无眠只好分出部分时间更改肥料配方,但事情一多,最近完全没有进展,好在唐湖沉得住气,已经默认江无眠给解决这一问题,直奔发展二阶段——商业——去了。
    江无眠:“……”
    也算是路子,毕竟根本都是为了让人吃的饱饭,不至于大规模饿死。
    只要解决种地难题,商业也可发展。然而商人本身逐利,权势同样是带来利益的手段,不可能就此断绝,只能尽力平衡。
    江无眠会直接把控南康府这一地区,借此平衡市场,不至于出现商队操控官员这一情况,其他地区他可不敢保证。
    “以夏领队为首的一干罪人已是俯首认罪,另有账簿可核对上,出航船队同样能证实此事。”唯独有一点锦衣卫还在追查,“武器。”
    当年在韶远县这儿发生的最后一战,江无眠还记得当时情况,仓库至今还有一点石蜡残存,他多年忍着不用就是以防哪日用上,手中却没证据!
    瞧,他等的时机来了。
    谢砚行心底一咂摸,他徒弟还真是会记仇,关键是还记到点子上了!
    “武器一事,已有行家到了。”
    话落,这位行家便入侧厅来,笑着调侃道:“江钦差,真是何处不相逢啊。”
    江无眠瞧着行家本人,又木然看过谢砚行,完全不加掩饰嫌弃道:“恩师,您说的武器行家,能掌眼的就是这位?”
    谢砚行还未说话,白楚寒先叹气上了,“师弟,普天之下,又有哪个都督比师兄离得近?”
    江无眠一品这话,都督?
    竟是让一军的都督出面处理,事情竟然牵连到某位将军。
    五军都督府中,有三位都督上了年纪,正在荣养,加封都督不过是个虚位,用以彰显建元帝的皇恩浩荡。
    仅剩下的左右两军都督掌事,白楚寒属右军都督府都督,兼领松江府水师一职。若是由他出面,则有三个可能。
    一来地方太远,其他三位根本荣养不管事,左军都督距离太远不好过来,仅能让距离岭南最近的白楚寒出面调查。
    二来,左军都督牵扯其中,三位不管事的根本不想掺和左右两军博弈,让白楚寒下场亲自来处理。
    三来,建元帝另有打算,才让白楚寒出面。
    江无眠仔细一琢磨,发现事情倒也不难猜,主要还是建元帝的心思好说。
    军中武器年年都丢,大家默认的事儿,只要不用不走私至其他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得了。
    但刺杀携带尚方宝剑的副使一事,建元帝不能忍。
    尚方宝剑,见此如见皇帝。
    佩剑之人都敢杀,下一步岂不是要进宫拿下他这皇帝,皇位上换个人坐?
    在建元帝确信本次事情中,白楚寒没有动过歪心思后,事情就落在他身上,狠狠地查,从刺客这儿的兵器查起,一个都不能放过。
    江无眠能查出商队问题,你这都督去查反贼、刺客与兵器一事,总之,有尚方宝剑和南康卫、锦衣卫在,查出什么,建元帝都能兜底!
    另外,商队查处了,家里查封了,金银家产还在,部分充公入国库,减去偷税漏税的部分,剩下入皇帝私库。
    南康府本地商队发展较快,近两年来跟随江无眠吃肉喝汤,南下北上的,银子赚了不少,这与兵器同等重要,故而要白楚寒南下来,运送金银上京。
    白楚寒没说对与错,仅是递过一个眼神。
    江无眠心下有了答案,抱出整理好的账簿,抬手一指,“这部分尚梳理了七七八八,疑难账目需要再度核对。这部分,是目前能找到的证据。另有当年叛乱留下的石蜡,可线索太少,实在不能直接指控。”
    账簿上证据是锦衣卫解密过的,不保证正确。但锦衣卫做事,何时需要证据,仅是疑似犯上作乱,就能查杀!
    白楚寒粲然一笑,眼中却是寒意逼人,“师弟辛苦,为兄绝不辜负你一片心意。”
    军中丢失兵器、与乱党勾结、刺杀钦差、试图造反,种种罪名在白楚寒脑中过了一遍。
    左军都督还试图将这一位子传给姓顾的,眼下有了账簿,能不能保住将军之位都是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