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3章
    “夫人,继明来信,让为夫速回。说是楼兰国有异动。我已写了折子给皇上禀报,你快些给我准备些路上要用的东西,半个时辰后出发。”
    “这么急?”
    “军情如火,耽误不得。”他的两个月假还没用完呢,他也不想走,但作为守将,这是他的职责。
    “爹,我要跟你去。”站在旁边一直听着的陈惠珠突然插话道。
    “你去什么去,都十四了,留在京中让你娘给你找个好婆家。”陈志忠脸一寒,不悦道。
    “可是我在京中根本没有朋友,一点意思都没有。”陈惠珠一跺脚,很委屈。
    “你三姐也快出嫁,你在家多陪陪她。”许欣雨劝道。
    “可是三姐喜欢的都不是我喜欢的。”陈惠珠不太喜欢和她三姐玩。
    陈家的两个女儿是两个极端,一个爱文,一个爱武。
    三小姐陈惠珍喜欢琴棋书画,从小上女学,写得一手好字,还能做文章。夫子时常夸的代表。
    这样一个姑娘配一个军中武夫,很多人都觉得可惜了。
    但这是人家父母定的,谁也不能说什么。
    “四妹,你迟早也要嫁人,不能一天到晚的舞枪弄棒。”这时后面传来陈惠珍的声音。
    “三姐,我不嫁人。要嫁就嫁给我的云锋剑。”
    “噗嗤。”听了四妹的话,款步而来的陈惠珍笑出声。
    陈惠珍是难得的美人,一张鹅蛋脸白里透红,走路如舞女般轻盈。
    “说的什么鬼话。好了,多和你姐姐学学。”许欣雨敲了一记脑瓜嘣在陈惠珠头上。
    “夫人,家里就交给你了。”
    “好,我这就给你收拾。”许欣雨已经习惯了。
    可是让陈家人没想到的是陈志忠此去,骑着马去,躺着被急送回来。
    第95章 神秘来信
    正月很快过去,天也慢慢开始暖和。
    二月初一,凤家去袁家下聘。
    为此,凤元浩特意往南行了一千多里去猎了两只大雁回来。
    没办法,华阳城一带还是冬天,没有雁,只能走远了去。
    送聘礼是个很重要的事。
    五公主怎么都要来的,她是媒人,就是送聘礼的使者。
    所以这天,她在流殊和吴嬷嬷的陪同下来了凤府。
    “五公主,真是辛苦您了。”宋舒青很感动。
    她本已经安排让自家大嫂代替五公主去下聘的,可是五公主不同意,她非要亲自去。
    这桩婚事是她保的媒,她就要把这事做完美了。
    “能为凤世子去下聘也是我的荣幸。我和我肚里的孩儿也能沾沾喜气。这是多好的事。而且,我现在一点感觉都没有。和平时没区别。”
    云芷柔现在是人逢喜事精神爽,说话眉眼都含着开心的笑。
    “那就好,那就好。但您也要随时注意着些。流殊,你可得照顾好你主子。”
    “奴婢眼都不敢眨。”流殊俏皮话一出,大家都笑了。
    云芷柔接了聘礼单子,看了看。
    越看越惊讶。
    凤府给的聘礼真丰厚,可见对袁家小姐有多满意。
    再看到那对现在京城根本看不到的活雁时,更是瞪大了眼。
    但她什么也没说。拿上就让人抬上聘礼出发。
    下聘也是讲吉时的。
    当一担担聘礼出了侯府,引得路人惊叹。
    同时也引得阮若英气得直拍胸口。
    她的女儿出嫁,舍不得给嫁妆,而凤元浩娶妻却给那么多聘礼。
    她没看到聘礼单子,但从那些担子就看得出有多丰厚。
    可是现在家是宋舒青当,而凤家的家底她也清楚。
    一看就知道是宋舒青用了自己的嫁妆。
    “哼,她名下可是有四个孩子,老大就这么大手笔,看她以后怎么做到一碗水端平。”阮若英把个茶杯重重的扔到桌上。
    “老夫人说的是。以前您当家时,可是藏了好些。她只能从她自己的嫁妆里出。”赵嬷嬷赞同道。
    这时阮若英的大丫鬟柳叶进来。
    “老夫人,后门的婆子让人送进来一封信。”柳叶恭敬地递上信。
    阮若英很奇怪,谁会从后门给她送信进来?
    当着下人的面就打开来要看。
    可是刚看到开头:表妹。
    她顿了一下。
    又把信收了回去。
    “你们都下去吧,我有些头晕,去里屋休息休息。赵嬷嬷,午饭端来时再叫我。”阮若英吩咐一句,起身进了里间。
    赵嬷嬷见主子的样子就知道信里的内容不宜让她知道。
    阮若英回到卧室,把窗户都关了,才把那封信拿出来看。
    果然是那熟悉的笔迹,慢慢把信看完。
    这都多少年了,整整二十六年过去。
    阮若英陷入了回忆。
    当年她的父亲阮旭笙好不容易考上了进士,可是在京中没有人脉,家里又花了大钱才让他在京中谋到差事。
    又经过他多年钻营才堪堪升到六品。
    可还是连上朝的资格都没有。
    后来好不容易认识了当时的武安侯,故意亲近。
    才有了后来武安侯续弦找到阮家。
    那时她正好是家里最适合的姑娘。
    可是那时家里已经看好了人家,正要订亲。
    对象正是她母亲娘家的表兄刘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