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61章
    丞相府娶亲,可是难得的热闹。
    凤天星和宋舒青见花轿走后,向宋家说了声,又坐上马车走捷径赶往吴府。
    母女俩一定要全程看着,不能有任何差错。
    到了吴府,迎亲的队伍还没回来。
    凤天星找到云冉卿,两人一起等着看热闹。
    这两年,两人关系处得非常好,云冉卿经常进她的空间修炼。
    才短短时间,云冉卿居然已经到了金丹期,让凤天星羡慕得快要转换成嫉妒。
    而她才到筑基期。
    不过可以炼丹,这点她很满意。
    所以周安康的店和云冉卿在外城开的店,这两年赚了不少钱。
    没一会儿,唢呐声由远及近。
    中门大开,花轿入门。
    “落轿。”又是一声长长的吆喝。
    八人整齐划一地把抬轿的杠子放下肩。
    “新郎踢轿门。”
    吴越秦轻轻踢了一下,意思意思。
    “新娘下轿。”
    轿夫们把轿子向前倾一点,媒人上前把人扶下轿。
    “新娘跨火盆。”
    .......
    随着司仪的一声声唱喏,程序一步步进行。
    新娘盖着盖头,凤天星看不到她的脸。
    新娘装又比较宽大,凤冠又高,她真的很难从身型上看出宋锦玲和苏颜的区别。
    “明王哥哥,你能不能挥一掌,让新娘的盖头飘起一角,我想看看新娘是不是我表姐。”凤天星悄悄对云冉卿说道。
    云冉卿听了奇怪地看着她。
    新娘不是她表姐还能是谁?
    宋舒青也着急,她就在两人旁边,也听到凤天星的话。
    “天星,要快,新人马上进正堂了。”宋舒青急急催促。
    云冉卿见师母也这么急,也不问了。
    带着凤天星向前挤。
    “这俩孩子,这么想看热闹,你们慢点。”有人好笑地看着向前挤的两人。
    云冉卿说了句抱歉,继续往前挤。
    当他所在位置正好和新娘平行时,手假意向前一挥。
    一阵风就吹向新娘的盖头,向上掀起一角,而风天星只有七岁,个子不高,站得近些,从下往上看,正好趁盖头飘起的一刹那,她看清了新娘的脸。
    只是一瞬,并没引起人们的在意,有风也属正常。只是掀起一点而已,很快就落下了。
    然后凤天星脸色一变。
    千防万防,居然还是让人得逞了。
    她是怎么做到的?
    时间不等人,这可怎么办?
    如果当众揭穿,这不是丢宋府的脸吗?
    凤天星立刻又挤出人群,宋舒青就跟着两人向前在移动。
    凤天星刚一出来就看到她。
    “娘亲,人变了。”
    不用多说,宋舒青明白了。
    “天杀的。我们防得这么紧,她什么时候和锦玲交换的?”
    “娘,现在怎么办?马上要拜堂了。”
    第202章 最终还是功亏一篑
    一旦拜了堂,就是夫妻,不认也得认。
    “哎,没时间想办法了,只能直接揭穿。”宋舒青也顾不了那么多,快步向正堂而去。
    这个恶人就由她来做。
    “一拜天地!”唱喏声传来。
    新郎新娘各执红绸一端,正要拜下。
    “慢着!”宋舒青人还没到,声先到,“吴大人,春燕,对不起,事急从权,我有事先问问侄女,然后再拜堂。”
    两个新人停了下来,而新娘却身子轻轻抖了一下,把手里的红绸捏得更紧了。
    所有人都莫名其妙地看着宋舒青。
    平时很温柔的一个女子,怎么突然这么凌厉。
    大喜的日子不见她脸上有半丝笑容。
    宋舒青几个大步来到一对新人面前。
    “锦玲,你喊我一声大姑姑。”
    “大姑姑,您这是啥意思?”吴越秦傻愣愣地问道。
    “你喊呀。”宋舒青没理吴越秦,只看着面前的新娘。
    新娘子捏着手里的红绸,不断地揉搓,但就是不出声。
    宋舒青又等了两息,还是不见新娘喊出声。
    这下更加肯定了。
    宋舒青直接把她手里的红绸一扯,拉上她的手快步向正堂旁边的厢房而去。
    也不管新娘看不见路,拉着她趔趄着向前走。
    吴越秦见势不妙,立刻跟上。
    祝春燕也丢下宾客跟了进来。
    侯夫人这一招着实让人想不通。
    但她知道一定出了什么事。
    凤天星也紧跟其后。
    几个人进来后,凤天星主动去把门给关了。
    宋舒青再也忍不住,伸手就把新娘的盖头一扯。
    吓得吴越秦一声喊:“大姑姑!”
    新娘的盖头这个时候被人揭下来,可是不吉利的。
    正常应该在洞房花烛夜,由他这个新郎来揭开,才是合理的。
    吴越秦的眼睛不自觉看向新娘。
    然后就是一声吃惊的大叫:“怎么是你?”
    吓得新娘身子往后一缩。
    “锦玲在哪儿?”宋舒青可没那么多闲工夫说别的,直接问道。
    收拾人也不是在这时。
    吉时已经到了。
    苏颜这时候吓得已经无法言语,只知道默默流泪。
    她精心策划了这么久,到最后关头居然还是功亏一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