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74章
    宋晓玥:“瞧这小姐俩感情多好,还亲一下呢。”
    宋晓玥看到多西珲抱着三格格的手臂在啃,忍不住笑了,多西珲刚开始长牙,只冒了两颗小米粒大小的白色点点出来,最近牙痒痒,逮着什么就咬什么。
    宋晓玥很庆幸她和耿婧娴生孩子是前后脚,孩子年龄相仿,以后才能玩到一起。
    虽然都是四爷的孩子,但是总会有更偏爱的,瞧瞧四爷给四格格取名多西珲就知道了。
    她以后也就是个格格位份到头了,而耿婧娴却已经是侧福晋,她本就是耿婧娴的人,三格格能同龙凤胎交好,对三格格的以后来说是好事一件。
    她只有这一个孩子,当然事事得为她早做打算。
    耿婧娴见状赶紧把三格格的手从多西珲嘴里解救下来,“不可以咬,这是姐姐的手,咬了会痛痛,我们多西珲咬这个好不好,这个磨牙棒可是阿玛亲手给多西珲做的呢。”
    耿婧娴连忙从一旁的小桌子上拿起一个木制的磨牙棒放到多西珲的手里。
    弘曜五个多月就开始冒牙,那会儿还总是流口水,手里抓到任何东西都忍不住放嘴里咬。
    福晋便说这是孩子长牙期,牙齿要冒头了会痒,给他弄个磨牙棒,痒了就咬咬就能缓解,当初大阿哥长牙期也有用过磨牙棒的。
    于是四爷问了太医和木工,特别是问了福晋,在知道福晋当初给大阿哥用的是花椒木打磨成的磨牙棒后,专门自己动手打了几个磨牙棒,让他们可以换着用。
    谁知道弘曜先半个多月用上,而多西珲这几天才开始用上。
    多西珲手里拿着磨牙棒就咬了起来,口水都从旁边流了下来,另外两个看见了也牙痒痒,啊啊叫唤,耿婧娴便给了他们一人一个,自己咬自己的,谁也别抢谁的。
    耿婧娴正低头给多西珲擦口水,就听到宋晓玥叫她,语气还挺…幸灾乐祸的。
    “昨日傍晚李氏在花园里拦,不,应该说是偶遇,偶遇了主子爷,侧福晋听说了吗?”宋晓玥话里语气都掩不住她的高兴。
    “听了一嘴,主子爷后来不是回前院去了?”耿婧娴把手帕放下,然后看向宋晓玥。
    这件事她昨天晚上听小喜子提过了,昨天四爷抽空来她院里看看孩子,陪她用了晚膳,傍晚的时候就回前院了。
    只不过在花园里碰到了正在消食的李茹芸,但是也没发生什么,四爷很快就回前院了。
    宋晓玥:“侧福晋你不知道,李氏那哪是去消食的,她那是专门守在那儿去拦截主子爷的。”
    耿婧娴:?
    还可以这样?
    当然可以,这还只是在花园拦截,当初她刚进府还只是个小格格身份时,李茹芸可是直接来她院里请四爷走的。
    耿婧娴:“既然她是特意去拦截主子爷的,主子爷怎么还是回前院了?”
    李茹芸不应该这点本事都没有吧,她可是生了四个孩子的人,而且,虽然说李茹芸已有三十岁,但是容貌依旧,甚至更添风情。
    就是她也不得不承认,李茹芸确实模样很出众。
    宋晓玥:“李氏不仅没能把主子爷请到她院里去,还被主子爷呵斥了一顿。”
    李茹芸如今越来越不得宠,以往李茹芸得宠时多么嚣张,怎么找她麻烦让她不痛快的她都记得,现在她虽然不会在李茹芸面前光明正大的落井下石,但是不妨碍她在一边偷偷的高兴。
    对于这件事,耿婧娴也不好说什么,主要是也不知道有什么可说的。
    李氏就是再失宠,但是也不会过的落魄,毕竟二阿哥他们如今也长大了,只要几个孩子好好的,李氏只要不是失心疯做了什么大逆不道之事,她侧福晋的位置也会一辈子稳稳的。
    等四爷登基后,她应该还会和梦里一样,会是齐妃。
    至于她自己,梦中她在府邸一直都是格格身份,初进宫也只是封了裕嫔,如今在府邸已经是侧福晋,进宫后应该也是封妃的,或许就是裕妃了。
    起点已经不同,以后肯定也会不一样。
    就算以后年氏进府,受尽恩宠,她的这一切应该变动也不大。
    想着,耿婧娴看向把磨牙棒往自家弟弟嘴里塞的多西珲,再看看咬姐姐的磨牙棒咬的欢乐的弘曜,抬手摸了摸俩孩子的脑袋瓜,有你们在,额娘一定会好好的。
    六月初五,皇帝一行从京城出发,大部队浩浩荡荡的往避暑山庄而去。
    太后和后妃也去了一大半,自然,受宠的五公主也是随行的,临行前还来了贝勒府,抱过多西珲和弘曜,说回来会给他们带礼物。
    皇帝离京后,胤禛倒也没了前些日子那么忙碌,进后院的次数也多了起来,当然,多起来是多在一天三次的往清漪院跑,偶尔也去雅沁院坐坐。
    多西珲除了最喜欢额娘外,那就属自家阿玛是最喜欢的了,每次胤禛一来,多西珲就自发的朝自家阿玛伸手要抱抱。
    胤禛也不讲究什么‘抱孙不抱子’的话,孩子要抱抱,瞧着这小模样,谁抵挡的住?
    原本小时候还觉得多西珲和弘曜长的很像,而且都是像四爷的,可如今六个月的孩子,和小时候比起来那真是不一样。
    俩宝贝越长越不像了,弘曜还是肖似四爷的,特别是那眉眼间,若不是他的眉眼太过稚嫩,那简直就是四爷变小了一样。
    而多西珲倒是渐渐长变了,越来越像耿婧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