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章
    叶采苓道:“那我的呢?”
    “我怎么会知道?”闻笛道:“谁让你进府的,你便问谁罢。”
    她吃准这丫头看着柔弱的紧,年岁又尚小,不敢多言。
    “哦。”
    叶采苓一边应着,一边抬手就把食盒里的糖饼取出来了。
    “你听不懂我说话?”闻笛脸色微变,道。
    叶采苓摇摇头:“自然是听得懂,只是我既然进府,何来无份例之说?”
    闻笛:“我这里并无你名册。”
    少女已取了早餐,转身离开了。叶采苓并不回头望,若知道对方是有意挑衅,她便特意连眼色也不留。
    青棠见叶采苓回来,依旧淡淡吃她的粥。
    院外传来人声,青棠放下碗筷。
    叶采苓见青棠动了,便也跟着走出门去。
    院落中央站一个纤瘦高挑的女子,做丫鬟打扮,却能看出来衣料用得都好。
    她鬓发并不算很长,挽一个青螺髻,头上簪一支素银海棠步摇,恰如其分又不喧宾夺主。
    “丹琴姐!”
    杏云已经站在那里,与这大丫鬟热烈地打了声招呼,语气里很是亲昵。
    “丹琴姐此番回来,舟车劳顿吧。看着你好像比离开云州的时候身量瘦了些。”
    “哪里,一路上尚能休息。不过真的有清减么?”
    丹琴也笑道。
    “好了。杏云,人都到齐了么?”她见院内人逐渐站齐,便打住了寒暄。
    杏云觑一眼院内,道:“大抵是齐了,只是有个来路不明的丫头,丹琴姐听说了吗?这丫头是好吃懒做没起来,旁的人倒是都到了。”
    叶采苓把这对话听到耳朵里,心里暗叹。杏云这种坏到明面上的丫鬟也真是少见些。
    丹琴没有做什么反应。对这种明显拜高踩低的话,她作为得力大丫鬟心里一向是有数的,明面上并不会有何区别。
    叶采苓上前福了一礼:“婢子染墨,见过丹琴姐姐。”
    “唤我丹琴姐吧,听着舒心些。”丹琴笑道,对她并无特殊对待。
    见院里八个丫鬟已到齐,她正色起来,言道公子要在云州居半年,内宅需要丫鬟。
    “先与诸位讲清份内职责,有擅长的便可直接与我说。”
    丹琴道。
    这边是要选人了。谁能在大公子身边,谁又只能去做洒扫看家的粗活?
    杏云已经跃跃欲试,叶采苓站在众人最末处,心里也难免盘算起来。
    第05章 第 5 章
    丹琴心里则是直打鼓。
    她跟着大公子离乡许久,此刻对府内丫鬟早已不甚熟悉。而偏偏这几个家生丫鬟见了她却看着一个比一个亲热。
    自然是想讨好她的。
    但讨好她是真的无甚用处,大公子这人是芝兰玉树没错,但只有她们这些近人才知道,大公子的要求也是极高的。等真的到那个位置,怕也是会和她一样步步谨慎,哪里有什么跟着主子享福一说。
    丹琴轻叹一声,望着前面这几张热切的面孔,只道:“一个一个来说罢。”
    杏云本就站在最前面,此刻已然抢先一步开始毛遂自荐。
    “婢子是南院李十一婶家的,自幼跟着李婶子学针线女红……”
    她长长一串讲完,望着丹琴,眼睛里十分期待。大概是希冀着能直接选上她。丹琴却没有理会,而是让几个丫鬟依次介绍。
    尚未轮到叶采苓时,院门却有人唤她的名字。
    “叶姑娘——”
    并没有唤她为染墨?
    叶采苓有些疑虑地走出去,面前是谢管家及一名不认识的青年,作长随打扮。
    谢管t家手里拿着她的身契,与她细细讲了今日的来龙去脉。
    言道叶采苓本有自己的生计,公子宽仁,当日只是出手搭救于她。此后叶采苓便可以出府,继续之前的生活。
    “云白,你把叶姑娘的身契交于她吧。”谢管家道。
    当那张落着红印的薄纸落在叶采苓的手上之时,她自然喜悦。
    但接下来脑子里设想的未来却令她渐渐清醒起来。
    回家?
    之前长兄叶大已经把她卖得如此利落,丝毫没留情分。倘若此时回家,她一个小姑娘并无甚武力,若再被叶大卖一次呢?
    到时她还会反抗么,还有什么底牌可以反抗呢?
    思忖到这层,她显然有些迟疑了。
    云白有些急。
    公子还要叫他回去复命,这小姑娘此刻愣在这里,也不说走与不走,是何意?
    谢管家是见过当日叶采苓的伶俐的,此刻便也知道她是个有主意的,就抬手让云白莫要出声。
    叶采苓犹豫了片刻后,却忽地将那身契向前推,又交还回云白的手中。
    “谢管家,云白小哥。”
    少女言辞恳切,望着两人,道:“染墨无才,愿留在府中,做些粗使活计也好。”
    “为何?”
    云白确实不解,但谢管家见识颇多,心下知道她心中有盘算。
    果然,叶采苓娓娓道来。
    自己长兄好赌,回去后并无出路,之后又道自己在印坊做得也得心应手,她知晓谢府内人丁兴旺,大抵也需要类似印坊帮工之类的丫鬟。
    “但——”
    云白又想到一事。让她出府是大公子的意思,若再见到她,岂不是忤逆了大公子。他说了顾虑,谢管家道:“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