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64章
    两人就这样,说以后再不往来地,闹了决裂。
    他妈命还是好,当初郑家老爷子为小儿子婚嫁操碎了心,可就是架不住小儿子对内陆来的高学历、高知,又美丽的“六”姑娘动了情。
    晁音六。他妈的名字。随母姓。随了晁家的排名。
    晁音六一生都是辉煌的,她桀骜,有本事,有手段,有头脑有胆量,郑家的老爷子瞧不起她,可最后整个郑家的重担都由她一个人扛。
    夫家拖累了她。她到死,还想着进入郑家的宗祠,说自己下辈子做郑家人,以报答郑家后半生对她的知遇之恩。
    郑锦年那时候,就觉得人啊,真是奇怪。不就是一个姓的事吗。
    陈家的老爷子再讨人厌,可他,真的是这世界上,除他外,唯一个,还留着他妈血液的亲人啊。最亲的那种。
    他想明白后,在陈家的大门外跪了好几天,自己不清楚自己跪了多久,他不是来求陈瑞发给他一口饭吃,也不是来认祖归宗,更是从一开始就承认自己狼子野心。
    陈瑞发既喜欢欣赏他的才气,又惧怕他眼里饿狼一般会反噬人的狠光。他就总说,说了很多年,说郑锦年肯定是个养不熟的白眼狼。
    周旋来,周旋去。在这年尾。
    郑锦年与陈瑞发签订了第一份条约。
    只要陈瑞发资助他读书上大学,只要陈瑞发准许他进工厂学本事。
    他郑锦年,可以为他白打工十年。
    *
    郑锦年很久不去想那些往事了。
    连陈瑞发,他都很久不说郑锦年是白眼狼了,他把所有的老婆和孩子都得罪了,因为这种古怪的脾气,对谁都是忌惮着,提防着心,所以底下亲人没个真心对待他,当然,他也不需要。
    昌叔说:“嗯,老陈像是醒了。”
    “好。”正好,他这盘糕点也吃完了。
    郑锦年走进老爷子书房时,陈瑞发正在案边站着,弯着腰从抽屉里往外拿东西,看见锦年来,一身的精气神,声线都是爽朗有劲的,像是睡足了大觉。
    “来来来。锦年。”
    昌叔也一并进了屋,并未离开书房,陈瑞发又叫他去里屋拿些什么东西,他往老爷子一向不叫人进的密室去了。
    陈瑞发的喜庆倒叫郑锦年有些话踌躇在口,难以言发。
    老头拄着拐杖从桌子那边走来,中气十足:“怎么了这是,外头那些事难着脚了?我都听说了,你这阵子没少往东京去,老马那边好歹给你那游戏立过项,颁过奖,他说,你是发行受了阻,具体怎么回事,你跟我详细说说。”
    他竟然对郑锦年做游戏的事时刻关注着。
    郑锦年眉头不见平缓,打进门便是忧着凝事的模样,面色严肃,这会儿陈瑞发问起,郑锦年想了想,将事情始末一五一十说了。包括他年底的对赌协议。等着钱用。缺钱。
    事说完,室内又静了片刻。
    昌叔迟迟不见出来,像是有意回避。
    郑锦年呼出沉重的气,将来意直接说了:“我今天来,是借钱来了。数额不小,利息的事翻几倍都不要紧,你说个数吧,至于剩下欠你的钱,我后头慢慢还。”
    陈瑞发呵出一口气,坐在座上,两只手撑着拐杖,面色忽的得意起来,发笑:“我就说你小子早晚踩个雷,早不听我的,到底还是求我来了。看来我这把老骨头,还是中用的,这么说,你到年底前,人都不在宁市了?”
    “两边跑。在宁市。”郑锦年虽把话说了出来,意图也袒露了,他对陈瑞发不喜欢兜着心眼,可被他两句话数落的,心上终究难堪,“看情况吧。”
    他含糊不清道。
    陈瑞发又哼了两声气,捣着拐杖踢了踢桌腿,往里头喊道:“你还躲在那里做什么,偷听什么偷听,有什么避讳的,出来吧。”
    昌叔便抱着一大捧匣盒子和盖过脸高的文件出了来,放下东西,他慈祥发笑。
    陈瑞发更是得意了,接过那面盒子,有密码的锁锁着,他将盒子放在腿上,亲自开了,从里头拿出一些合同书页。
    用粗糙的手摸了又摸,陈瑞发眼里流露的情绪不再单一,片晌,他将这纸合同甩给了昌叔,臭脾气上来,下巴往郑锦年那里指。
    昌叔接过,倒是恭恭敬敬把合同送到了郑锦年手上。
    纸业有些发黄。
    那是郑锦年曾经签下的巨款条约,原件。
    “什么意思?”郑锦年锁眉。
    陈瑞发又哼了一声,示意昌叔说话。
    昌叔笑道:“还能是什么意思啊。我们老陈这意思是,这纸合同啊,还你了。你欠的那些钱,不作数了。你跟他的债啊,一笔勾销了,以后,都不用再还了。这合同你是拿回去烧了,还是留着纪念,老陈是不管你了。”
    陈瑞发从那面盒子里翻了翻,翻出三张卡,想着递给昌叔,又在盒子里摸出一些钥匙对牌,索性,一堆东西又放回了盒子里,晃了晃盒子里的众多物件,他抬起手。
    昌叔过来抱住盒子,将小保险柜交到郑锦年手上。
    郑锦年看见那三张卡,他是熟悉的,是他用作还债的卡号。伸手去摸了摸,郑锦年摸到一些熟悉的钥匙挂件——
    他瞬间站起了身。
    至于盒子里更珍贵的其他东西,郑锦年没再碰。
    陈瑞发双手依旧按在拐杖头上,仰着头看他这个大外孙,眼里得意啊满意啊什么情绪都上来了,这回郑锦年看清了,老头除了一些对郑锦年的奚落外,更多的,好像是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