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42章
    花鲢这样低毒的,烧熟过后,毒素几乎消失。
    无非吃多了,可能拉肚子,一剂药剂的事,不是问题!
    大花鲢一头超过三十斤!
    网眼卡住两个大胖头。
    陈舟费劲巴拉拖上岸,抽出砍草刀,手法利落,剁下两个大胖头!
    掂掂重量,每个头小十斤重。
    晚餐光鱼头,足够三个人吃啦!
    鱼身丢弃在河岸。
    随着寂静谷越来越绿,大小动物频繁出没。
    鱼肉留给它们吃吧!
    提着两个大鱼头,陈舟快乐返回山洞。
    小心劈开鱼头,避免弄碎鱼脑里的毒腺。
    清水慢慢没过鱼头,让柔缓的水流冲走鱼脑。
    切葱姜蒜。
    聂昭琢磨调配出的秘制五香粉。
    加盐,给鱼头来个全面“马杀鸡”。
    腌入味,放置。
    距离天黑尚有两三个小时。
    陈舟先回地里忙活。
    风铃草、龙面花等播种;
    龙胆抽发新芽,枯萎的草茎需要修剪,换盆换土,再进行分株;
    绿豆、芝麻和青椒……大量追肥。
    算算时间,下午压制的豆腐差不多好了。
    陈舟掀开演示纤维布,手指轻按豆腐表面,q弹q弹的。
    比嫩豆腐老,比老豆腐嫩。
    口感正好,还不容易碎。
    木条轻压豆腐,一手拿刀,划拉几大块。
    「鱼头烧豆腐吗?」
    「好久没吃豆腐了,想念。」
    「怎么不顺便来一份豆腐脑?」
    陈舟抽空回答弹幕:“豆子比较紧缺。”
    不仅那些机构追着要,供不应求;
    尝试人工筛选大豆也需要尽可能多的“样本”,河谷北岸空地到处野大豆!
    野大豆颗粒小,做一碗豆腐消耗许多,渐渐很少磨豆腐了;
    偶尔做,份量控制在将将够两三顿吃的。
    豆腐摆放好。
    陈舟转头生火,开始做鱼头。
    鱼头太大,只能分三次——每次半爿鱼头,蒸个大半熟,自动锅太小塞不下,只能用火灶——正好他跟苏靓、李药一人一份,剩余半爿留着明天换个法子吃。
    蒸完鱼头,将大锅里的水倒掉。
    锅烧热,倒入花生油,“致死量”的姜蒜末!
    陈氏烧鱼心得:猛放香料,就不怕腥!
    满满三大勺剁椒!
    「嘶!」
    「嘴巴喉咙提前烧起来了。」
    「真香!」
    「每次看到香料这么不要钱的放,就好心疼。」
    「好消息,大蒜已经降价到500块钱一头!」
    「嗯,好,很好,好个头啊!」
    「关键已经不是吃不吃得起的问题,而是根本抢不到。」
    「妈的有钱人咋就那么多!」
    这时剁椒炒出红油。
    盛起,铺在三大份鱼头上,盖得严严实实的。
    再依次将鱼头清蒸,蒸到快熟透了,切一些青红椒丝和葱白,摆在鱼头上。
    一分钟后,起锅。
    撒一把葱花。
    由于没有生抽,提前用白糖炒糖色加一点点蚕豆酱,淋在青红椒丝和鱼头上。
    快速换口锅,烧少许的热油,浇在鱼头上。
    陈舟版剁椒鱼头,大功告成!
    同样方法,完成剩余两大盆鱼头。
    提前蒸好的鱼头架在自动锅口保温……就不用担心,第三盘出锅,前面的已经放凉了。
    喊苏靓、李药下“楼”吃饭。
    弹幕提早一步尝到剁椒鱼头的美味,一水儿夸赞!
    「今天是陈爹上线。」
    「一边吃一边还流口水,嘶,好辣。」
    「原来是剁椒,哈哈,我一直在想鱼头怎么跺脚呢!」
    「稍微有点土腥,辣味给覆盖了。」
    「很棒啦,别鸡蛋里挑骨头。」
    「不太敢吃鱼头,不过这个剁椒真香。」
    「快尝尝青椒丝和葱白,绝了!」
    弹幕对青红椒、葱白丝的赞美,让陈舟不禁自得。
    他自然清楚,正宗剁椒鱼头不放这些的。
    反正自己做着吃,就按照口味来,无需讲究什么正宗不正宗。
    之所以加青红椒丝和葱白,是结合清蒸鲈鱼的做法。
    在现代,差不多每个月吃一到两次鲈鱼。
    鲈鱼刺少肉嫩,只要洗干净,闻不见土腥味,烹饪手法也简单。
    陈舟可爱吃它了!
    唯一的缺点,鲈鱼有一丢丢贵。
    哪怕家在水乡,河鱼廉价,鲈鱼却要小二十块钱一斤。
    「?不是,豆腐呢?」
    「陈哥别忘了我们素食党!」
    听苏靓的赞美,看网友的彩虹屁,陈舟干劲十足!
    “你们先吃,我这边还有事。”
    “有什么事等吃完再忙也不要紧吧?”苏靓忙着吃鱼头,口齿不清。
    “铁、石板豆腐,正好能一边做,一边吃。”
    聂昭精挑细选、打磨平整的薄青石板。
    先前做石板烤肉的。
    仔细刷洗,没烤过肉的面朝上,搭在火灶上,烧得滚热。
    刷油,整整齐齐摆上豆腐。
    五香粉;
    调少许糖色和蚕豆酱的剁椒;
    蒜末、葱花。
    陈舟全凭感觉,撒着料。
    豆腐烤得滋滋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