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65章
    【0122:/[菟丝子给你热情抱抱]】
    陈舟失笑。
    心头些许惆怅被聂昭“热情”的表情包给驱散。
    微微摇头:穿书前两年过年,自己不也是一个人度过吗……咋突然有些矫情了?
    “小陈老师。”
    米莱嗓音透出惊喜:“这几棵苘麻开花了,好美!”
    “这么快吗?我看看……”
    来到“试验田”。
    一排三株观赏苘麻、四株红萼苘麻。
    跟制作麻绳的苘麻同属。
    是他“上班”第一天催活的植物之二。
    陈舟第一眼注意到观赏苘麻。
    名副其实,很有观赏性。
    复古色调的柔粉,温暖清浅的淡黄,有些扶桑花的气质;
    不过扶桑花花瓣外翻,如同一个个小喇叭;
    苘麻花则相反,花瓣内收,形似老式灯罩,吊挂在枝头间……很有趣味。
    难怪。
    俗名“美丽苘麻”。
    果真是没有起错的外号!
    下一秒,余光瞟到隔壁的红萼苘麻,陈舟无暇再欣赏美丽苘麻的美。
    睁大双目,全部心神被红萼苘麻俘获!
    “灯笼?!”
    红萼苘麻枝条柔垂,“年份”不久,目前只抽出长短不一、两三根细枝。
    枝头及前端叶柄,垂吊着一个个中国风的小“灯笼”。
    不单单形似。
    配色更是绝了!
    花瓣……不,应该是花萼,通红通红的,颜色很正;
    真正的花瓣明黄色,自花萼下方伸出喇叭裙,犹如大红灯笼的黄色灯笼穗;
    最妙的是,深棕泛红的花蕊,特别长,伸出花瓣……恰似灯笼下垂的一簇红流苏!
    陈舟又惊又喜!
    当初图鉴解锁时,注明“别名:蔓性风铃花、垂枝风铃花等”。
    以为跟风铃草类似。
    谁料……
    哪里像风铃了!
    合该叫“灯笼花”!
    米莱跟林特脑袋挤在一块,早不见社恐的模样,双双姨母笑:“这个太可爱了!”
    陈舟迫不及待搬出花盆。
    打算将几株“灯笼花”挪到花盆里。
    后天春节,正好妆点一下山洞,红彤彤的“灯笼”不要太应景!
    「这个什么花?好特别!」
    毫无意外,悬挂枝条间的一颗颗小“灯笼”,瞬间抓住观众的眼球!
    陈舟小心机地在开播前,将几株红萼苘麻塞在一个大花盆里,搭配支架,调整出漂亮的株型。
    枝条四面垂散,疏疏朗朗;
    绿叶下悬一颗颗小“灯笼”,别具趣味!
    “……我叫它‘灯笼花’,是不是很形象?”
    弹幕不解——
    「哪里像灯笼了?」
    陈舟弄半天才明白:“灯笼”这个词依旧存在……专指某些高端灯罩。
    不由得默。
    忽是灵光一闪:“我教大家折灯笼吧?”
    简单介绍几句灯笼文化。
    尽管他也不是很懂,好歹让星际人知道,灯笼不专属那些奢侈品牌!
    先前制作的莎草纸剩余不少。
    刚好有一定韧性,有些塑料感,正适合做灯笼。
    只是……
    油黄色的灯笼,感觉不喜庆啊!
    很快,陈舟找到解决办法。
    米莱说:“显π质剂”或许能代替红色染料。
    “显π质剂”是一种复合粉剂,兑纯净水变正红色;
    用在π物质相关实验。
    实验什么的陈舟听不懂。
    反正“显π质剂”对研所而言是最常见的材料。
    量大管够!
    染一沓莎草纸,用不到10克,谈不上浪费。
    唯一的缺点,“显π质剂”干燥后,最多7天,红色褪得干干净净。
    七天足够啦!
    “显π质剂”染出的红特别深。
    莎草纸完全丧失复古的老旧气质。
    可能“显π质剂”跟莎草纸的某些物质发生反应,纸张显得格外油亮。
    陈舟更满意了!
    兴致勃勃开始裁剪莎草纸。
    准备制作两个大号灯笼;
    其余的,全部巴掌大的小灯笼……就可以做很多个!
    裁出两张红纸。
    长度一致,宽度不同:一个更窄,或者说短些。
    宽(长)些的那张,陈舟将其对折。
    合到一起的两条长边,再浅浅折上一道。
    叫来爱德华——过于好用的机器人,苏靓干脆送给他了——设定参数。
    爱德华举起剪刀手,精准剪出宽度一模一样的“条条”。
    陈舟提醒网友:“注意看,剪到刚刚折的印记,千万别剪断。”
    「。」
    「你耍赖啊陈哥,居然让机器人来,说好的纯手工呢!」
    「手残党已经剪断了!」
    看直播的网友找不到纸;
    不过日常生活中,有类似“塑料纸”材质的物品;
    能拆的拆了,抹平成“纸”,跟着陈舟学起做灯笼。
    陈舟轻咳:“莎草纸不多,我怕弄坏了……浪费。”
    说话间,爱德华工作完成。
    立马转移话题:“现在开始下一步!”
    展开对折的纸张,上下没剪断的“边边”给涂上凝胶。
    拿起窄(短)的那张红纸。
    两张纸,“边边”对准“边边”,紧紧贴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