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山闭上了眼睛,不忍再看。
芙蓉打算把他带回去,但李青山拉住芙蓉,摇了摇头,芙蓉知道他的意思,就带着他,去看他母亲的坟墓。
“你家里没什么人,亲戚朋友不愿意来接烂摊子,你恰恰又不在,尸体就临时放在了这。”芙蓉说。
他有很多话想说,但觉得说什么都不合适,所以想来想去,尽量少说话,只是看着李青山,李青山站在坟墓面前看了半晌,突然笑了笑。
他伤了这些日子,如同大病一场,脸色苍白,笑起来,有种夜雨幽兰的诡异感,芙蓉吃了一惊,感觉他和从前变化很大。
李青山伸手摸摸墓碑,一闭眼就又掉下来一串眼泪,恰巧天空乌云密布,一阵风吹来,天上打了个雷,雷声沉重,雨水就哗啦啦落了下来,把人浇得满身湿透,好似落汤鸡。
芙蓉连忙拉住李青山,一边给他挡雨,一边把他带回了住处,让人去给他熬药,又给他准备衣服,让他洗了澡,换一身干净的,趁着下雨早点休息,或许明天起来就好些。
当然,若真有什么大事,不是一觉起来就会好的,只是美好的愿望罢了。
李青山对他的语言和行为都没什么反应,只是呆呆的,目光空洞,像盛极而衰到即将枯萎的紫藤萝瀑布,正随着雨声,沥沥淅淅往下掉泪,泪水中含着一种即将死去的雨水的芬芳。
芙蓉定定把他看了看,突然有种舍不得的情绪涌上心头,像是今天才发现,李青山是可以眨眼就换一个样子的,哪怕脸还是那张脸,感觉却像换了个人。
第二天一早,芙蓉起来,就看见李青山满脸通红,紧闭着眼睛,躺在床上,极其虚弱,胸膛起伏几近于无,在将死未死之间。
芙蓉连忙伸手探他的额头,发现他已经烧透了,烫得吓人,惊慌失措,让人去找大夫,大夫赶过来,皱着眉头检查了一下,叹着气摇头说:“这可不好办。”
其实这话的意思就是,准备棺材吧。
芙蓉愣了一下,听得出这个意思却不愿意相信,眼中含起泪来,好半天才嗓音干涩说:“昨天还是好好的。”
哪怕昨天也并不好。
大夫看了他一眼,对他这种亲友即将死去而不愿意接受现实的亲属的表情看多了,没有太大的反应,温和而冷漠说:“这不是一朝一夕能成的病,恐怕昨天不是好了。”
芙蓉忍不住问:“那是什么?”
大夫板着脸说:“回光返照。”
这个四个字,像是给一个死刑犯下了判决,立刻就要处斩。芙蓉感觉眼前天旋地转,踉跄了一下,往后退,坐在椅子上,那椅子嘎吱响了一声,像是从他心底里哭了出来。
他的脸上就不知不觉布满了泪痕,湿漉漉的眼泪从他的眼角滑落,从脸上落到下巴,又从下巴落到衣服上,又或者是手背上。
他抹了一把脸,以为把眼泪擦干了,又把手放在膝盖上,可是眨了眨眼,眼泪又掉下来,落在手背上,热了一瞬间,像是烧烫了的红烛,落了一滴烛泪,把他击得浑身一哆嗦。
新的眼泪又掉下来,先前的泪很快就冷了,变成一颗冰碴子,在他手上冻结了,把他的手背皮肤都凝固了,好像要叫他撕下那一层皮来,才会好一些。
他弯下腰低下头,捂住了脸,双手挡住了眼睛,眼前一片黑暗,黑暗中,泪水汹涌磅礴,如同排山倒海的呼啸,在半空中向他扑过来,把他裹在里面,不知要送到什么地方去。
他从心底里感到一种痛苦,就像有人狠狠攥了一把他的心脏,里面溢出汁水,居然像柠檬一样酸涩苦恶。
处理了李青山的尸体和葬礼,第二天,众人就发现芙蓉不见了,他们以为他是外出走迷了路,就去附近找,可是没有找到,他们就以为他是独自一人离开了,去做自己的事。
可是很久以后也没有人收到任何一封信,表示落款是来自芙蓉。
芙蓉回到了地狱,作为一只鬼,待在这里是在正常不过的事,但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人群面目模糊,表情呆滞,穿着几乎一模一样的寿衣,踩着几乎一模一样的纸鞋,浑浑噩噩走在路上,痛苦再次袭来。
他想起很多年前,他还待在一座桥上的时候,他也是这样看着其他人从他面前排着队路过,接了一个碗,喝了一碗汤,就下了桥,走自己的路,进入黑暗中,从他眼前消失不见。
他以为自己离开的时候是找到了路,可现在才发现,他没有找到,只是以为自己找到了,而且,那条路现在不见了。
桥上给人打汤的阿婆看见了他,冲他打了个招呼:“后生仔,你又来了?”
他笑了一下,表情扭曲说:“是啊。”
阿婆挥舞着勺子问:“这次来又是为什么?”
芙蓉闭上眼睛,感到回忆正在逐渐变得模糊,头脑昏沉,摇着头说:“我不明白。”
阿婆笑了笑,仿佛知道他在不明白什么,循循善诱一般指点他说:“你仔细想想。”
芙蓉睁开眼睛,看着阿婆说:“究竟哪里不对?”
阿婆摇了摇头,可怜他似的叹着气说:“哎哟耶,后生仔,你现在还没搞明白呢,你的怨气和执念都比上次更重,可你这次没有死,你说是为什么?”
芙蓉感到恍惚,仿佛失去了思考能力,喃喃跟着重复:“为什么?”
“因为你不但没有解开自己的执念,”阿婆笑眯眯开解他说,“你加重了你的执念,你究竟有什么想不明白的,再仔细想想,你在乎什么?把你在乎的事情解决掉,你就解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