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怡宫自黛君离开便空了出来,纵然有宫人每日打理却也透着萧瑟寂寥,如今它终于又热闹起来。
“说什么原配、正室,时时端着架子责这个骂那个,连对着国公都不肯给好脸色,老是卑贱、下流、不知廉耻得骂我,结果如何?我不过略劝两句,她便住不进凤仪宫!”魏氏用手帕掩住唇角,眼中是藏不住的得意,“正室、嫡出,这皇后,说不准是谁呢!”
李承泰觉得无趣:“凤仪宫那里可是死过人!自然不能随便住,何况爹都没住进皇帝的泰安宫,怎会叫夫人住进凤仪宫!爹确实疼您,倒也没问过您要不要住凤仪宫啊!”
魏氏不以为然:“那又如何?若说以前是子凭母贵,现在就是母凭子贵了!他们自己把老大折腾成了重伤,太医说老大亏了元气、以后也都这么病秧秧的不能劳累,你爹为这事着急生气、看老三一家都讨厌死了!过年的时候说是为李淳庆生,却一句话都没同老三讲,反而一直问老大的伤,还夸了你,你爹的意思难道还不够明显么?”
承泰更加无奈:“且不说爹的意思如何,这天下大半都是三弟夫妻打下来的,他们可是虎豹豺狼、恨不得独吞天下,哪里肯叫人咬上一口、又哪里肯任人摆布!玄武门之变兄弟三个死了俩,娘,你总不会想儿子也落得那般下场吧!”
魏氏对承泰这胆小怕事的样子颇为嫌弃:“老三比你还小几岁呢,你怕他做什么!项羽不必刘邦会打仗?不也落得自刎乌江的下场!你爹爹已不愿再战、老三的权势已经到顶、他厉害不成什么了,等大事坐定、大家朝堂上见真章,你有你爹疼爱、又有你舅舅相助,难道还怕他!”
承泰叹道:“打不打仗怕也不是爹爹说了算……娘,您没到过前面、更没去过战场,别说战事、就是政事您也不了解,朝政争斗与你们后院争宠那是云泥之别,您别想着用哄骗爹爹的小把戏到前面搬弄是非了!孩儿我还想多活几年呢!”
魏氏抬手敲在承泰额上:“黛君都主动叫睿儿传位了!如此大的功劳,你不借着增势还要后退!你对得起你妹妹么!还有静云,她在家中含辛茹苦,你却不能封妻荫子,你还是不是个男人!”
承泰瞥向一旁黛君,见她正神游天外有些心不在焉,道:“什么叫传位?睿儿本也没在那个位置上!妹妹此举是大义、更是为了保全睿儿,其余的事不要多言!”承泰正色道,“前面已定了清明大祭、各州都会派使者前来,到时候会出什么事谁也说不好,但我们总归不能出风头!万一出了差错,爹爹都保不了你们!”承泰站起身,“前面还有事,我先走了!”
魏氏看着承泰的背影恨铁不成钢:“烂泥扶不上墙!不过打仗败了一次、怕成这个样子!之后不又赢回来了么,还有他的功劳呢!结果一提老三就像见了耗子的猫!真是要气死我!”
黛君这才回过神,眨了眨眼,劝道:“二哥在战场上九死一生,自然是害怕的,况且那时前面也都是三哥他们的兵,谁知他们是不是故意放了敌人进来吓唬二哥呢?不然为什么又那样卖力将二哥救了回来?”
魏氏叹了口气:“话也不能这样说,他们毕竟还念着些兄弟情分,能将泰儿救回来我感激得很呢!其实当时我已没了别的心思、只想着你二哥能安然无恙,可人心不足、你又受了委屈,我还是希望你二哥能再进一步!唉,当初你要是嫁给裘大公子该多好啊……”
黛君看了魏氏许久,挪到魏氏身边,趴进魏氏怀里:“为娘的总是满心满意为儿子打算的,您对女儿的照顾已经够多了,女儿心里清楚。女儿不觉得后悔,也不觉得委屈,只觉得对不住睿儿……”
魏氏摸摸黛君的头:“你也不要难过,能轻松快乐地度过一生是睿儿的福气,有你哥哥在、不会让你们娘儿俩受欺负的!”
黛君缓缓吐了口气:“哥哥自然不会欺负我们,可还有夫人和大嫂!不到最高位,始终要仰人鼻息!”黛君抬起头,“我看哥哥就是害怕三哥和赵熹,尤其是赵熹,蛮横不讲道理、说动手就动手,连大哥都被他搞成半死不活的样子,可见他真真是个煞星、留在京都迟早成为祸害!四月各方来京、睿儿又要行大事,他不愿咱们出头、不知又要作什么妖呢,爹爹也一定十分苦恼!要是能想办法将他和三哥调出京都就好了,至少爹爹和咱们的大事别叫他来捣乱!”
魏氏摇头:“哪有这么容易!先前还能让他们去平阳,现在全家都来了京都、总不好单单让他俩回去!”
“若是哪里打仗呢?”
“咱们平军所向披靡,哪里还有仗打!”魏氏想了想,道,“先这样吧,我同你舅舅商议商议,看他有没有办法……”
第240章 北疆
办法竟还真有。
草原每年的冬天都不平静,先前是胡蒙南下侵略汉人,后胡蒙内部四分五裂、赵熹在北边所向无敌,胡蒙人不敢再打汉人的主意,便自己欺负起自己人来,西川等部自不必提,辽金也难逃毒手,就连胡蒙族内部小一些、对汉人态度和缓的部落也频频受到攻击,他们走投无路,只能南下至汉城附近,寻求金荣和赵熹的庇护。
类似的事已连续几年出现,先前朝廷得到奏报都置之不理、只由赵熹自己处置,今年奏报又来,国公竟急公好义、认为胡蒙国主残虐不仁残害百姓,下令要赵熹出兵开平府、承平前往元丰监军,替天行道、解民倒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