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满唐华彩 第1125节
    李齐物一把就拎起朗结赞的衣领,怒叱不已。
    “你害我!我要的是官爵,不是去送死!”
    “我也不知道。”朗结赞有些失神,喃喃道:“我一直以为我们的差事是打探吐蕃,原来是出使吐蕃。”
    “不管你如何,我是不会去的。”李齐物道:“我病了,之后要在家休养。”
    “得去。”朗结赞忽然道。
    李齐物淡淡扫视了他一眼,认为这蛮夷还没资格在自己面前作主。
    朗结赞道:“我们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得去。”
    来到长安的时日虽短,他对人心的把握却是十分敏锐。
    “我明白了,朝廷重用我,不是因为信了我们的谎言,而是那封信。”
    “信?”
    “你带回来的那封玛祥写给达扎鲁恭的信。”
    李齐物顿时就明白过来了。
    亏他此前还自鸣得意,以为自己是巧计瞒天下。现在看来,根本就是在扮丑,朝廷早把他耍的花样看清了。
    如果他不去,过去犯下的那样大罪,可就不是既往不咎了。
    ***
    宣政殿。
    薛白登基之后,与作为监国太子时似乎没有太大的不同,每日依旧是在此处置朝政。
    只有他自己能感受到,真正的变化是做事少了掣肘,而不仅仅是几个称喟上的变化。
    颜泉明入殿,道:“河陇传来消息,达扎鲁恭已经退回鄯州了。”
    “能趁机收复鄯州吗?”
    “还不能,粮草供应不起。而且马上要越冬了,不利于决战。”
    薛白点点头,道:“安西有消息了吗?”
    颜泉明摇头苦笑,道:“隔得那般久,岂会如今就有消息?”
    “我担心那一路兵马啊。”
    “不论如何,朝廷如今能做的,便是依李泌的计谋,联络各邦,孤立吐蕃。”
    又聊了一会吐蕃之事,颜泉明道:“另外,策动吐蕃内乱的准备,臣已经做好了。”
    “李齐物能用吗?”
    “能。”
    颜泉明微微一笑,有些讽意,道:“他真当自己骗过了陛下。朗结赞也是,到现在还在装作吐蕃重臣。”
    “骗子常常是这样,总觉得自己瞒得住。”薛白深有体会。
    在这件事上,他其实与朗结赞也没太大的不同,无非是招摇撞骗地往上爬。
    颜泉明道:“那便安排使者出使吐蕃?如此,待明年封常清抵达安西,若吐蕃恰有变乱,我们可一举收复河西。”
    “安排吧。”
    “是。”颜泉明道:“陛下是否要亲自见一见使者?”
    薛白想了想,道:“也好。”
    次日,当颜泉明再次求见,身后就带了一个年轻人。
    这年轻人左顾右盼地看着大殿,震惊于它的奢侈与庄严,心潮澎湃。之后,笨拙地在薛白面前叩拜。
    “草民野布东拜见陛下!”
    “朕常听颜泉明说到你,知你年轻,没想到这般年少。”薛白道:“交代你的事,办得好吗?”
    野布东连忙道:“一定办好。”
    似乎担心薛白不信,他忙不迭又补充道:“就算要死,我想死在长安,一定会办好差事,再回来。我虽然是奴隶,但这件事不难。我很机灵的,请陛下放心。”
    “奴隶不要紧,我曾经也是奴隶,大概像你这个年纪,卷入了大案。”
    野布东大受感动,连忙道:“我不能与陛下比,陛下是天命所归,我是真的奴隶。”
    “送你一首曲子吧。”
    薛白拿过纸笔,思考着,按照当世的工尺谱,把脑海中的曲子谱了一首出来,让人交于野布东。
    野布东迫不及待地就展开看了,这一点上完全是不讲礼数。
    他到了长安以来,一直在贪婪地学习,不舍昼夜,工尺谱自然是看得懂,但这曲子却完全把他好不容易摸清楚的典调规律打破了。
    虽然第一时间没能看懂,但他天赋极高,喃喃轻吟了几句,已意识到这曲子极是了不得。
    “阿朗说得没错!大唐陛下就是天下最了得的乐曲大家!”
    野布东浑然忘了自己正在大殿之中,兴奋地挥舞着手中的曲谱。
    就像他与李齐物说的,他觉得这样天才的陛下,就应该并吞四海。
    虽然李隆基在乐曲上的造诣野布东还没见识过,可薛白的造诣就已经足够他钻研一辈子了。
    总之,他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了薛白最忠心的拥趸。
    只过了几日,李齐物、朗结赞、野布东等人就随着大唐的使团出发前往吐蕃了。
    这必然是一段极为艰辛的路途。
    ***
    札玛止桑宫。
    雅鲁藏布江于山峦间缓缓流淌,这里的气候四季适宜,是吐蕃最早耕种五谷的田地。
    宫殿中有两株檀香树,乃是赤松德赞出生时脐血滴落于地上化成的。
    这年冬天,年轻的王常常坐在风雪之中,望着那两株檀香树发呆,思考着国家的未来。
    相比于这些年天灾人祸不断的大唐,吐蕃的治理算不轻松,各个松散的部落并不完全信奉赞普,朝廷的大臣也各怀心事。
    宗教之间的冲突也是愈演愈烈。
    距离达扎鲁恭在邠州一败,时间已过去了四个多月。消息传回来,摄政大臣玛祥轻描淡写地掠过了,只说吐蕃往后该往西线进攻。
    然后,又是穷兵黩武,逼迫各个部落去打仗。
    赤松德赞认为这样下去是不行的,因此有意与唐廷和谈,并通过成功达成自己的政治意见而获取权力。这算是一种比较温和的夺权手段。
    而就在这时候,他的心腹大臣益喜旺波赶来,禀报道:“赞普,唐廷派使者来了。”
    “哦,来的是谁?”
    “太仆少卿李齐物,唐太祖五世孙,他也信奉佛法,剃度出家,当了僧人。”
    听闻来的是个和尚,赤松德赞很感兴趣,当即要召见。
    他那被刺杀的父亲就崇尚佛教,而那些把持权力的朝臣全都是苯教徒,口口声声指责他父亲就是因为兴佛才会灭亡。
    于赤松德赞而言,这是立场很分明的一件事。
    札玛止桑宫中举行了一场小型的迎接仪式,很快,李齐物等人便见过了赤松德赞。
    在这高原上,李齐物头晕得厉害,但还是勉力支撑,与吐蕃人谈论佛法,品尝茶叶,点香听琴。
    宴会持续了整个下午,就在李齐物快要支撑不住之时,赤松德赞看出了他的不适,连忙让人去请苯教的巫师来。
    借着这个机会,他也支开身边玛祥派来的眼线。
    朗结赞虽然是个落魄子弟,他父亲却是反对玛祥专政而被罢黜的。赤松德赞很聪明,留意到了唐廷使团里有朗结赞,便知是有隐秘之事要说。
    “外臣有一物,想要呈于赞普。”
    果然,李齐物马上就捉住了机会,拿出一本佛经,道:“这是外臣这些年参佛的心得,请赞普过目。”
    益喜旺波上前接过,拿到赤松德赞面前摊开。
    一封秘信便出现在了他们面前。
    唐廷使出的是阳谋,摆明了就是要离间吐蕃赞普与其摄政大臣,以期缓解边患。
    赤松德赞可以不相信唐廷,问题在于他已经没有退路了,玛祥这封信上显然已有了以武力废黜他的计划,他每多一分犹豫,都是在冒险。
    宴后,赤松德赞向益喜旺波问道:“你觉得这是真的吗?”
    “我担心玛祥以征安西的名义不断给达扎鲁恭补充兵力,是为了对付赞普啊。”
    “我该怎么办?”
    益喜旺波想了想,道:“我有一计,可以除掉玛祥。”
    第587章 搅动
    入夜,星空低垂,像是伸手就能摘到一般。
    李齐物睡得正深沉,忽然被人推醒,睁开眼一看,是朗若赞。
    “醒醒,公主要见你。”
    来之前,李齐物已听颜泉明说过吐蕃公主娜兰贞,她曾是陛下征南诏时的俘虏,如今则是吐蕃国内主张赞普亲政、结盟大唐的长公主,算是有一点势力。
    “公主在哪?”
    “大昭寺。”
    “那是何处?”
    “一百多年前,藏王迎娶尺尊公主,公主的陪嫁里有一尊释迦牟尼八岁时的等身像。寺庙是由山羊驮土而建,因此名为‘惹萨’,这也是我们王都的名字,你们汉人喜欢叫它为大昭寺。”
    李齐物道:“天还这么黑,我们现在出发,是怕被人发现吗?”
    朗结赞道:“这里离大昭寺很远,那里才靠近红山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