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21章
    总不能说他们炼丹就是行骗术吧,其实左慈自己都觉得可能是炼丹不到家,说不定有人真的炼丹成功呢。
    杨秋不追究这话语里面的漏洞,而是问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金丹派若欲一直传承下去,恐怕得先改变求长生之事。不然,未来随时可能死于帝王之怒,只因此事根本无法成功。
    但炼丹之事当真毫无意义吗?倒也未必。你们金丹派喜欢用各种东西炼丹,而这些东西哪些对人体有害,哪些对人体有利,其实是可以证明的。
    左仙人,你方才未翻完此书。其实太平道所讲乃是灵魂挣脱身体束缚。
    金丹派也不必再苦苦追求长生,生老病死本为世间常态,而人死亡之后又会去往何处呢?活着的人又希望死亡的世界是何种模样呢?左仙人不觉得此事大有可为吗?”
    话讲到这里,左慈明白了杨秋的意思,
    杨秋就笑着讲了一些人死亡之后进入地狱,为善者可以下辈子投个好胎,为恶者则要在地狱接受惩罚,为世间有大贡献者则可以直接飞升成仙。
    反正宗教这种东西,终归还是要弘扬向善。
    而普通人对死亡是有恐惧的,你得给他们构建一个让他们赞同的死亡价值观,让他们的心灵得到慰藉。
    就像未来很多时候,人们明知道此事不可信,但依然想要做一场法事为死去的灵魂安息
    “大王,贫道知道该怎么编写新的金丹派经义了。”
    不就是跟着太平道的方向来学习吗?左慈已经明白了这位大王的意思,将这些故事融合在经义当中,像是太平经那样科普很多农学药学知识。
    “南方与北方环境不同,南边瘴气多、毒虫多,身患的疾病也大不一样,这方面改动需大一些。
    左仙人,接下来几日你去昭国医学院了解一下情况,让那些人配合你编撰药学篇章。
    既然是金丹派,干脆可以学一学医学院里面制作的药丸。”
    话说到这里,杨秋自己都忍不住笑出了声。
    把金丹派改造成以后将草药制作成药丸子的学派,让对方专注医术,至于金丹派传统矿物质炼丹,让其未来好好研究出化学一派,想想都有意思。
    二月初,杨秋处理完要紧的政务,便带着一堆人南下去长安了。
    南下的人包括蔡邕,王烈,马钧。
    蔡邕自然是因为答应了修建规划长安,所以必定要亲自在长安参与设计规划。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长安监狱里面关着一大堆他的老朋友,所以他打算去和老朋友见见面,劝一劝他们。
    虽然杨秋觉得希望不大,但万一能劝说两个也成。
    至于王烈,这是杨秋亲自邀请过来的。
    当初两个人见完面之后,王烈留在了辽东郡许久,而这一次因为已经占据长安,所以杨秋打算让王烈去参与学宫的建设。
    占据这么大的地盘了,不可能再继续将儒家完全排斥在外,但也不能让一堆乱七八糟的人混合进来。
    所以杨秋打算亲自修建一个学宫,然后让王烈这种派系的人开始引导关中之地的儒家方向。
    不能让其他派系的人过来占据主流舆论,得把自己的派系扶持起来。
    当然,王烈也不能算是杨秋的派系,但是他的想法偏向比较适合杨秋现在要施政的方向。
    至于马钧,这个在工学方面的天才已经在学院毕业了,杨秋打算让他参与长安的修建规划,让他在实践当中完善自己的天赋。
    毕竟这一次长安的规划,杨秋有许多想法,而有些想法需要技术的进步,把马钧这个天才带过去,到时候就看能不能实现了。
    “听闻此前一个月大王常与那位左仙人见面。
    大王不会现今想要谋求长生不老吧?大王尚年轻,其实这些方士基本不可信,大王还是莫要听信他们的言论。”
    行走的路途当中,这一日,杨秋让蔡邕过来和她下棋,毕竟长途漫漫颇有些无聊。
    没想到一盘棋下完之后,蔡邕犹豫着说出了这句话。
    “蔡公误会了,我与左仙人见面实则探讨的是南边的天气与环境。蔡公觉得益州可图吗?”
    此言一出,蔡邕瞪大了眼睛,随即就意识到了这是一件军国大事。
    “大王,此事并不应该让我知晓。”
    “蔡公,天下人皆知你乃昭国臣子。此事既已听闻,蔡公难道还会出去泄密吗?”
    蔡邕下意识地摇头,不要命了吗?全家人都在昭国。
    他只是意外大王直接就说出了对左慈的意图,分明就是要利用左慈做事儿,而地点还是在益州。
    没错,杨秋是打算让左慈编撰好新的经书之后去益州传道。
    益州这个地方易守难攻,带着大量的军队去南边,很有可能会失败,就算成功也有可能损失惨重,
    虽然目前两边有商贸往来,但这种利益还不足以让益州那些豪强士族到时候直接投降昭国。
    所以杨秋要另辟蹊径,让左慈去传道,拉拢一些底层人效忠昭国,到时候攻打过去,理应外合,占据益州就会简单一些了。
    这件事情需要谋划几年,暂时还不用着急,毕竟眼下先得将关中安稳下来,然后再彻底控制凉州,所以这些事情还远得很。
    没错,杨秋南下虽然是为了亲自监督修建长安,但其实最重要的事情还是谋划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