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以军需为由拿走的、实为被押运官贪昧的银饷,正好可用作我军改造战船用。
容诀干脆利落,一声令下:“来人!查军饷!!”
第117章
军饷清点迅疾,将士们处理这事十分积极,没一会儿就细数完毕。
数量无误,但有部分码放方式明显和旁处不同,容诀瞧见也没多说什么,彼此心知肚明的事情。
落定成数,再不能动了,押运官心都在滴血。
容诀心情却很不错,他手一挥,随行将军立刻将那部分军饷一装,就是他们改造战船的公费了,多余的,还可以给参与帮工的百姓发工钱,又是一波民心民意。
战争之后百姓稼穑艰难,谋生不易,抱团取暖同舟共济的形势比比皆是。
此一行,是互利共赢。
小插曲过后,容诀不再耽搁,带军继续向目的地点策马疾驰。
至于他们一行人带走部分军饷,容诀那宛如从前一般权倾朝野不容置喙的姿态向朝堂传递了什么信号、又有多令人发聩他可就管不着了。
回宫,是大势所趋。
再无人可挡。
容诀到达渡口时水师衙署的官员已经先行赶到,他们距离更近,得到皇帝谕令后马不停蹄过来办公。
渡船改造一事容诀不擅,他跟随精于此道的水师和参加过海战的将军一起去看船。
渡口津令先前得知消息时就将附近所有的渡船全汇了来,供他们此刻勘阅。
一眼望去的大型渡船体量不小,数量也有几十艘,加上我军原有的战船改成中翼极其之后的辅助攻击,倒也足够用。
只是,具体怎么改造成战船并使其承载我军将士和武器是个问题。
关于这一点,参与过海战的将军最有发言权。敌军攻击我军的手段中有一项是船体直接撞击,因此对撞角的加固有十足的必要性。
加固之后,船的承载力也会随之增强。
渡船本身具有应对雷雨大风天气的配置,架构算是坚固。改造之后,或真不逊于战船,有与之一战之力。
这一部分军务由水师官员和随行将军负责,他们会不断调整改造之法,各司其职。
改造船只的工匠,帮手百姓也已经集结完毕。
一听说还发工钱、包饭,众人更加亢奋全力以赴跑来帮忙了。不仅如此,这些百姓又告诉了自己相熟的邻里邻居,亲戚朋友,一传十十传百,不到半天功夫整个渡口人头攒动比肩接踵,个个都愿意帮忙,共渡国难。
水师惊地瞠目结舌,忙不迭跑来找容诀,称要不了这么多人,多余的百姓要不要通知其疏散。
容诀道:“不必,你们需要多少人手现在就可以领去帮忙了。剩下的,咱家自有用处。”
官员闻言拱手褪下,只管办好自己那一部分军务。
容诀来到渡口,站在高处,对剩下的因为不能前去帮工而损失了一份进项来源惋惜的百姓道:“大家先别灰心离开!我乃大军军师,奉陛下谕令请诸位前来帮忙,这里还有别的事情需要众位守望相助!”
容诀带了几个士兵往那一站还不算,高展殷无秽令牌,众百姓目光即刻汇聚过来。
容诀本身就具有为官多年高居上位的气派和风度,足够令人信服。再加上他凭借皇帝之名,一举齐聚众百姓目光,从开始就稳操了胜券。
接下来,凭借他八面玲珑温和近人的态度很容易取得百姓好感,与其交谈。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样一个年轻俊美的青年,还是当官的,主动和他们这种平头百姓讲话,妇人青壮劳力,老爷子老婆子都喜欢,个个弯眉笑眼地回答他的话。
最重要的是,容诀说,这也有钱,比帮工更多!
众人立即竖起耳朵仔细听他讲话,生怕错过了什么机会。
气氛差不多了,容诀直奔主题,问大家:“诸位可知民间有哪里能够筹措火药的?”
我军海上作战武器紧缺,尤其以杀伤力甚巨的火药一类,越多越好。
此话一出,众人面面相觑。气氛陡地安静下来,百姓听不懂这是什么意思,又不大敢问。
容诀见状,顿时明白过来,换了一种问法:“大家知不知道哪里能买到硫磺、硝石、木炭一类的东西,能提供消息者,帮其购买者,都发工钱。”
“!!!”这下大家就听得懂了。
只是,这些东西他们虽然知道,却并不常见。他们回去问问人,再帮官家忙,顺便赚些外快。
此事容诀不急,能有最好,若是没有,也不妨事,还是要紧着战船为主。
容诀让大家先回去打听消息,有渠道再来找他即可。
他目前对渡船上运货的吊桥比较感兴趣,看是否能连接各船,供将士通行作战。若真牢固可行,再想办法装配到我军每艘战船上。
如此一来,我军逆风翻盘指日可待。
时间刻不容缓,容诀立即随渡口津令去看吊桥,亲自实验其连接的牢固程度。
忙活了一天,战船改造的具体方法测试出来,水师派人禀告容诀,明日就可以组建百姓着手改造了。
那边进展顺利,容诀这边也没有落后。
吊桥十分牢固,可运上百石粮食通行,承载作战的将士不是问题。只是,装配到每艘战船上可能会影响到桅杆操控方向问题,具体装配方法还在调试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