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领导知道了,查了之后批评了咱们房管局,说是因为咱们业务没做好,才让老百姓只能去找私人机构。”
林玉竹听了这话也知道刘局长为什么要生气了,忍不住道:“这也不能怪咱们啊,就像王姐说的,咱们忙不过来也是没办法的事。”
王姐也跟着道:“就是,而且咱们租出去的房子,这种事也很多,局里的干事有时候不只要租房子,还得解决租客和房东之间的纠纷,有时候还得干着街道办和妇联的活,也不容易的。”
刘局长叹了口气,“我理解,也和领导解释了,目前来看,私人服务社的存在已经是事实,咱们也没办法管,领导的意思是让咱们起到一个监督的作用。
卖房还好,房产证必须得来房管局登记办理,可租房就有些麻烦,一般私底下就租了,出了事也不好处理,你们想想看有什么办法。”
大家听了都有些沉默,毕竟之前也没涉及到这一方面,他们又不是公安,没有权利去管人家租不租房子。
林玉竹仔细思索着后世租房中介的情况,他们看起来更专业的原因主要是和业主还有租客之间都有签合同。
但这会儿的中介用脚趾想也知道没有。
毕竟他们一次服务也就赚那一块两块的中介费,再找个律师,那不得赔死啊。
于是想了想道:“要不咱们干脆以房管局的名义来出一个政策吧?”
“什么政策?”刘局长问道。
林玉竹斟酌了一下语言,“就是要求所有和房租出租买卖相关的行业,和业主还有客户之间必须签具有法律效益的合同,不然不许私底下有业务往来。”
第368章 确定方案
刘局长听了眉头皱了皱,“这个不太现实,咱们控制不了别人,这么麻烦的事故估计不止这些私人单位,就是老百姓也不愿意做。”
想也是,这会儿人大多都是这个心理,就租个房子,没必要整得这么麻烦,还花这么多钱,太浪费了!
“不麻烦的!”
林玉竹解释道:“我们可以和法院那边商量着出一个模板,到时候这些单位可以直接复制模板,签个字就行,盖上公章同样具有法律效益,也不需要重新找律师花钱。
这样在合同上规范了双方权益,再出事也很好找责任人了。”
刘局长听了若有所思,“可是这么麻烦的事会有人愿意做吗?”
“老百姓肯定愿意,毕竟他们是直接受益人,至于那些私人店铺,所以我说要以政府的名义通知,或者说强制要求。
就和开店需要营业执照一样,以后再有人开这种服务类店铺,就规定了必须按照要求签合同,不然国家不给营业执照,或者如果不按要求做,出事了算店铺的错。”
刘局长听了若有所思,“你这个想法有点意思,就是涉及到的有些多,想要政府下发通知不是那么容易的,你们其他人什么想法?”
王姐听了看起来很赞同,“我觉得小林说的不错,不只是私人的,咱们局里也一样,最好是签合同。
以前我们房管局虽然可以帮着监督,但很麻烦,出了事也不好划分谁对谁错,有了合同不只是一个约束,以后也会省下很多事。”
朱科长也点点头,“我也同意她们的看法,我们房管局本来的职业就是规范约束住房的管理,现在外面店铺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乱,这时候必须严格规范,不然往后会很麻烦。”
刘局长见大家都同意,也点点头,“行,既然这样那就按小林说的做,你先回去整理下,明天和我去市里开会,到时候需要领导认可才能通过。”
林玉竹严肃点点头,“好,我知道了。”
对于见领导,她现在已经不紧张了,倒是对这次的提议有些没信心,不过看王姐他们都满意,她也打起精神整理,希望能做到最好。
第二天,林玉竹和刘局长一起去开会。
会上,有人再次提出了房管局的问题,刘局长也说了目前他们房管局遇到的困难,大家讨论了一番也没什么好的方法。
这时候,刘局长就顺势提出了昨天林玉竹的想法,并且让她来阐述。
林玉竹也不怯场,把回去后整理好的更加完善的方案提了出来。
而听了她的一番话后,现场的人都若有所思,领导也在思索。
之后大家就着这个也讨论了起来。
当然,因为事情不小,当天没有立马做决定,国人就是这样谨慎,任何事都要考虑好利弊,确保万无一失了才可以实施。
之后,林玉竹又陆续和刘主任去开了几次会,最终领导终于同意了她的提议,确定了方案。
第369章 政策实施
林玉竹知道后终于松了一口气,当然,虽然政策定了下来,但做起来也没那么简单。
首先就算是需要和法院那边商量好合同的形式,然后还要下发通知。
不止私人企业那边,报纸上也刊登了这个消息,让更多老百姓知道。
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们有这个意识,认识到只有给签合同的才是正规的单位,不然就是不靠谱的。
只不过林玉竹他们也知道,这个政策想发展传播下去也是需要时间的,他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必须把那些现有的私人企业都通知到了。
这个事林玉竹交给了刚休息了一段时间杨海洋董丽丽来做。
<a href="https:///zuozhe/pz0.html" title="静似骄阳" target="_blank">静似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