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41章
    作者有话说
    写的时候很窒息,可怜的木棉......
    木棉的自厌情绪在前文有一些铺垫,所以这段剧情应该不会吓到大家。
    这对父母从创作的角度上故意放大了他们可怕的一面,因此写得非常极端。当时构思木棉这个角色的时候脑子里第一个剧情就是这个——疯狂的父母终究会把孩子推向灭亡。
    并且,为了给主角一个完美的结局,就必须制造一个契机来让神经质的父母改变,当然现实肯定不能这样(此处省略一千字)。小说纯属虚构!一切为剧情服务!作者完全反对任何理由的自我伤害行为!
    第77章 这一次,是我们错了
    姚清和木砺这两个始终不为任何事所动的人在这一刻发生了崩裂。
    木砺猛地放下手中资料,愕然看向儿子,而姚清则是直接从沙发上起身,然后她抽搐般向前踉跄一步,猛地扑向地面的人。此时,血液已经浸满地毯,木棉苍白死气,胸口插着那把水果刀。
    这时候木砺也冲了过来,想要直接抱起儿子。
    “木砺,现在不能动他。”姚清很快找回平日冷静面孔,只是声音里颤抖明显,“立刻,叫救护车。”
    经此提醒,木砺也意识到自己刚才差点酿成大错,快速拨打完急救电话。
    救护车呼啸赶来,这对情绪被锤炼得无比稳定的父母没有失态地大哭大叫,冷静地协助医护人员将木棉送上救护车,车上只允许一名家属陪同,姚清利落地跟了上去。
    路上,她看到监护仪的数据不断下跌,看到医护人员争分夺秒地展开抢救,看到儿子死气沉沉的面容。
    她双手微微攥着长裙,看上去那么冷静和体面,仿佛不会为任何事情而动容。但只有她自己知道,此时救护车撕心裂肺的鸣叫,才是她心底真正的声音。
    涂抑从熟睡中猝然惊醒。
    呼吸急促地呆坐床中,冷汗布满全身,无端的恐惧从梦中追来,心脏处的惊悸无休无止。他喘息着,本能地拿上手机开始拨木棉的号码,连续拨了三次都无人接听。于是他立刻翻身下床,胡乱地拿了几件必需品塞包里就往屋外冲。涂啄在隔壁听到动静后也慌忙冲了出来,与涂抑在走廊上迎面相对。
    “哥哥?”涂啄看着一身乱七八糟的人,“你这是要干嘛?”
    涂抑挥臂掀开他就往楼下奔:“我要回陆京。”
    “现在?!”涂啄在身后追着,“不是已经定好了明天的票吗?”
    涂抑只想要尽快摆脱他,语气烦躁而焦灼:“我现在就要回!”
    涂啄还没见过哥哥这样失措的样子,内心也有些紧张:“发生什么事了?”
    “木棉没有接我的电话!”
    “什——”一瞬,涂啄的表情有些扭曲,然后他露出一道讥讽的目光,“现在是凌晨三点,一个人不接电话有什么稀奇吗?就这么点事让你慌成这样?涂抑,你神经病吧。”
    “我就是神经病!”涂抑突然大吼,怒目中血丝横陈,他盯着涂啄,咬牙一字一句道,“怎么,你还没见识够吗?”
    涂啄腹部的旧伤突然发出剧痛,一阵后怕袭来,他胆怯地看着自己的亲哥哥,笃定对方一定可以彻底地撕烂他。他只好闭紧嘴巴,一言不发地退开,看着涂抑狂奔着离开。
    抢救室的红灯一直亮着,两名家属守在外面,接近四个小时未发一言。时间熬着到了尾声,抢救室门“哐”地从内推开,医生疾步走出。
    “家属。”
    两人纷纷上前。
    医生摘下口罩,先行叹气:“很惊险,抢救过程中病人的生命体征数次急跌,刀伤刺得也很深,晚来五分钟人可能就没了。”
    “所以......”姚清呼出憋在胸口的长气,“他现在没事了?”
    “还不能这么说,他现在只能算刚从鬼门关出来,离“没事”还差着老长一截。”这医生说话并不板正,和他德高望重的身份有些违和,“你们是他的父母吧?孩子今年多大了?”
    姚清:“20岁。”
    “这么小?”医生把镜片后面的双眼睁大了,“还在念书吧?”
    “恩。”姚清攥着包,此刻,她少却了逼人的气势,在医生面前显得温顺,“大三。”
    “唉。”医生长叹,“之后在医院我会好好留意他的。”
    “谢谢医生。”
    “听说他的伤是自己捅的?”医生忽然盯住这对父母。
    姚清略略垂下了目光:“是......”
    医生换了一张严肃的表情:“看来除了他的伤,还有别的问题......”
    一直沉默的木砺闻言拧紧眉毛:“自然,这孩子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们不过就说他两句,竟然做出这样的行为,这么多年了,要不是今天,我们都不知道他还有这种毛病,等他好了一定要去看看心理医生——”
    “家属,你误会了。”平日里,只有木砺打断别人说话的份儿,这还是第一次有人打断他,还打断得这么不客气,“我说的问题可不是指孩子,我说的问题是你们做父母的,他不需要看心理医生,你俩才需要去治病。”
    木砺身处高位,历来被奉承惯了,哪有人在他面前这样直白地斥过他,一时讶异非常,不悦地瞪着医生,“医生,你这话说得可不妥。”
    医生大咧咧地摆摆手:“我只会治病,不讲文化,必要起来也可以不讲文明。说真的,我从医几十年,像你们这样的家长见得多了,一个个自己问题一大堆逼得小孩儿抑郁寻死,还不懂反思,今天的事情就是在给你们敲警钟啦,别以为现在孩子救过来就没事了,你俩有空真得去看看,就咱们院的心理科,隔壁三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