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章
    许嬷嬷语调不温不火,此刻引着叶采苓往内院继续走,心里却是一阵嘀咕着。
    谢府买人一向要层层挑拣。
    更别说泓哥儿眼前的位置,谢家一水儿的家生丫鬟都要想法子争抢。无他,谢家长房嫡子谢泓此番是为回乡省亲,但谁都知晓泓哥儿将来必是要回京城的。
    大周十三年最年轻的探花,芝兰玉树一样的好容色,为人又清正端方。
    前途必定无量。
    谢府内多少双眼睛都盯着。都是为奴为婢,左右不过想跟着主子飞升,跟对主子,少走多少弯路。
    此刻这苓娘名不见经传,也不是庄子上的家生子。她独个儿从府外来,一进来便被指了去泓哥儿院里。
    许妈妈悄摸打量这姑娘的容貌。
    真真是清丽。
    色如海棠。
    莫非——是泓哥儿给自己挑的通房?
    想到此处,许嬷嬷对叶采苓的态度更是好了几分,引着她去了一处小院。
    “这便是泓哥儿的丫鬟住的院落了。苓娘别嫌挤,四位掌事丫鬟的人选还未定,现下连你八个丫鬟都住在此院。等定下人选后便会分院了。”
    “若真跟了泓哥儿,便是独享一处院落。苓娘先下先在此处落个脚便是。”
    叶采苓福了一福,送走许嬷嬷,心里疑虑。
    通房?怎么感觉许嬷嬷她语气里带着些羡慕。
    但她此番前来,也并没有要当通房的意思。
    走进院落。
    几个丫鬟正在屋檐下闲聊着,见到叶采苓进来,不住地用眼上下打量。
    几人对视了一眼,嬉笑着推了一个丫鬟出来。
    叶采苓挽着包袱,笑容温和:“婢子名唤叶采苓,诸位姐妹唤一声苓娘便可。”
    被推出来的丫鬟不住地看她的脸,晾了叶采苓片刻,有些古怪地笑道。
    “敢问苓娘家里是那个庄子的,可有父母兄长在谢府做工?”
    叶采苓摇摇头,心道这便是在盘道她的来路了。
    据说高门望族各有家生子,虽然也是为奴为婢,但忠心耿耿,往往是各个主子们眼前的红人。
    说不定这几个丫鬟便是家生子。
    叶采苓道:“婢子家住下马陵,家里不曾有人在谢府做工。敢问姐姐芳名?”
    那丫鬟冷笑:“苓娘你真会说笑。我们都是清清白白的丫头,哪里敢和你姐妹相称?”
    “闻笛你别和她掰扯了,左不过偷偷搭上泓哥儿,此刻还敢在这里那我们姐妹当猴儿耍呢!”
    另外的丫鬟笑嘻嘻道。
    几个人不搭理叶采苓,转头便各自散开回房了。
    留下她在院落中央呆站了片刻。
    此刻谢府高墙之外。
    一个形销骨立的男子已经在这里蹲了好几个时辰。此刻他向地上呸了一声,望见守门家仆好似要离开,立即摇摇晃晃地站起来要往门里进。
    守门家仆见惯了不怀好意要硬闯的人,此刻当即注意到对方的t动作,一转身轻车熟路地往后拦了一把这男子。
    叶青山哎呦一声假装跌倒在地,却硬换上一副笑脸,腆着脸道:“爷,小民妹子真在府里做工,还请爷行个方便,容我和家妹说片刻话。”
    家仆已经推拒此人多次,此刻好耐性也被消磨殆尽,道:“谢府自有谢府的规矩,若你家妹真是谢府丫鬟,她自当告诉你每月出府归家的时日,何须你在此胡搅蛮缠?”
    叶青山唯唯诺诺称是,还想问什么,家仆彻底没了耐心,转身便不理睬他了。
    叶青山又向地上唾了一口唾沫,嘴里嘀咕着什么走了。
    回去的路上他想起前日发生的事,不住冷笑起来。叶采苓还以为她是个什么货色,她不过是个捡来的野丫头罢了。
    但此刻还不能告诉她,毕竟她攀上了谢府的高枝。
    等她的出府日,这丫头还会回来的——
    *
    几天前,叶青山回家的那日,更深露重。
    下马陵的街坊们已经陷入沉睡,叶采苓轻而快地在街道上走着,手里攥紧她的粗布包袱。
    长兄说出去找事做,却好几日未归了,所幸她还在印坊帮忙制墨,靠月钱也能补贴家里。
    木门吱呀一声,她推门而入,意料之中地看到一双乌溜溜的眼。
    小妹蘋娘坐在桌前,此刻见到长姐一叠声地喊,站起来就向她身上扑,小手接过她抱着的包袱,熟门熟路地往里面寻。
    “长姐,今日有没有吃食?蘋儿饿了。”
    叶采苓无奈地看着她,摇摇头。
    “家里约莫还有些糯米粉,长姐舀些给你做团子吃,好不好?”
    蘋娘嘟着小嘴,显然是失望的模样。
    “之前说好给蘋儿带桂花糕的……”
    小丫头话虽这么说,但却已经懂事地去院里替叶采苓搬煮团子的柴火了。
    叶采苓无奈地笑笑。
    从前家里也算是有些积蓄,父母在云州贩卖蔬果,她在家中行二,长兄叶青山读书虽不成,但从商随了父母,颇有些生意头脑。
    自云州附近战乱起始后,生意便难做起来。父亲出去贩果子时死于时疫,母亲因此一病不起。
    长兄为了筹钱远走,至今三月无音讯。
    只剩下她和小妹守家。
    当初长兄留下的银钱不多,她们纵使再节俭也已经花尽。况且还有母亲定期的药是无底洞。